401强化精细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杨光新内容摘要:随着学校寄宿生的增多,寄宿生服务与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学校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马桥镇小学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每一名寄宿生健康成长,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寄宿生服务与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主题词:精细管理服务质量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小学是一所农村乡镇半寄宿制小学,现有学生1000多人,19个教学班,56名教职工。其中寄宿生400多人,其余学生全部在校吃中餐,寄宿生实行放月假(一个月学生放假回家一次)。该校自2007年完成寄宿制学校应有的“十有、十配套、十到位”等标准化硬件设备设施建设后,寄宿制工作重点转向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上来,在学校“领袖儿童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生生活服务工作研究,从学生“组织建设”“大帮小”“一帮一”的帮扶体系组织建设、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营养与健康等方面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寄宿制服务与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很大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一、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基本环节。几年来,马桥镇小学建立起了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规范的训练,生活保障基本环节。建立起了“学生时段管理责任制、健康基本信息和反馈机制”,建立起了以学生快乐生活为核心的活动管理机制,以“领袖儿童教育、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为契机的管理模式,实施开展以“建设快乐环境,构建快乐课堂,开展快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领袖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活动。建立起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领袖儿童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建立起了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生活自理技能的形成、兴趣特长培养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实施,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特色发展,并积极组织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完善学生生活触角。建立起了以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起了以提高寄宿生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工作研究机制,确保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有效。二、提供精细服务,凸显人文关怀。马桥镇小学在校寄宿的孩子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也不过12岁,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生活教师对他们的在校的“衣、食、住、行、医、洗、学”提供全方位的精细服务,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住的安心、家长放心。1、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该校始终把保障师生的安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思想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保障得力。一是完善防范设施建设。在校园重要位置安装了电子监控器,在楼梯道内安装应急灯,在学生宿舍内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张贴安全出口牌和安全示意图,给学生教室、寝室重新安装防护网,按要求将学生床铺进行配置、实行1单人单床,为学生购买夜间应急药品,改造门卫室,硬件设施配套到位,配足配齐门卫工作人员制服、防刺背心、钢叉、橡胶棒、强光手电、石灰包等防范器材,为师生的安全筑起第一道安全屏障。二是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落实门卫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好学校提出的“进门登记、出门销号、闲人免进、限时离校”的指导方针,生活教师24小时陪护制度、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学生上学放学家长接送制度和定期与学生谈心制度。构建由“学校校长——主管领导——政教主任、班主任、生活教师——学生干部——家长”为主线的安全管理网络。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和分工,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进校后,不得随意外出,有事确需要外出的,必须履行请假签字手续,必须有生活教师或监护人陪同。学生上学、放学一律由家长或监护人亲自与生活教师履行签字交接手续。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上课以外时段由生活教师全权负责,学生学习、就餐、睡觉、活动等都有教师陪同。对学生实行全天候管理、全过程管理,形成了时时有人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