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出发,将表达方法运用于实际,促进学生举一反三——《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来宾祥和小学蒙凤红设计理念:1.重视品读,在多方位的品读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以让学生发现表达的秘密为理论,以让学生会学以致用为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和与众不同。2.抓布局谋篇,抓关键词句来体会表达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及时把所学表达方法用于实例中。教学重点难点:抓布局谋篇,抓关键词句来体味表达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及时把所学表达方法用于实例中。教学流程: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方式。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课时,知道这篇文章简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板书:瓜藤攀沿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乡下人家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入梦图独特迷人(中心词)同桌探讨:1.这篇文章是按什么结构展开的?2.作者在布局全文时,采用了什么特殊的形式?小结:这篇文章先写了六幅最具农家特色的图,最后由一个中心句总结全文这种由总到分,图加中心句的结构是我们在进行写景的习作中可以借鉴的。3.学以致用刚才我们掌握了一种新的布局谋篇的方法,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以刚才我们学到的结构方式拟一个习作提纲。预设:百花争艳图我们的校园操场运动图教室学习图令人陶醉(中心词)4.学生汇报二、整体感知,通过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子,掌握文章多种写作顺序交叉进行的方式。1.复习写作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美,作者在安排文章写作顺序上也别有用心。我们看最后一段,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2.同桌探讨:“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请你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写了哪些时候,哪些季节?请在文章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3.汇报时候:白天傍晚夜间季节:春夏秋4.你还发现了哪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房前门前房前屋后屋后5.挖掘深知在《生命生命》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作者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作者是按照植物——动物——人这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这种逻辑顺序来写的,那由图文结构你还发现了什么?逻辑顺序:植物——动物——人6.小结:对,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里的时间顺序;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植物——动物——人的逻辑顺序进行交叉描写,这种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7.测一测还是以“我们的校园”为主题,想想怎样把多种顺序穿插在一起写?用图示表示。预设:空间顺序花圃——运动场——教学楼时间顺序季节:春时候:上学时放学后逻辑顺序葱兰花、桃花——小鸟——同学、老师8.汇报。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朴实与生动完美结合。1.为了把文章写得栩栩如生,作者在遣词造句上也下了一番苦功夫。他将朴实与生动的语言完美结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而又百般真实的农家画卷。生动的句子自然不用老师讲解了,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找一找哪些句子美,好在哪?请同学们说一说,并在旁边标注。2.汇报(修辞手法及作用)、学生及时做笔记。3.教师引导,挖掘形式美。出示: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图。A.竖着读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特点?B.这些句子表达的是否是同一个意思?C.他们在文章中能否调换顺序?小结:对,他们都是“动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的结构,都是表达对乡村风光的赞美,而且能够调换顺序。所以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做到不重复,也就是猪种语言的丰富性。4.乡下人家是朴实的,自然不能缺少自然朴实的语言。请同学们找一找文章中哪些句子的表达和我们平时不一样,没那么规范?A.或种南瓜,或种丝瓜。B.藤上结出了青、红的瓜C.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对比体会:我们现在应该怎样表达这些句子?可见作者用语十分随意、自然、朴实。小结: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丰富、朴实,多种风格融为一体。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四、总结写作方法(生总结,生做笔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写作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