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小策略一、深入学生,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教师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然后从中多找学困生的“闪光点,用教师美好的灵悟、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二、和谐平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困生在活动中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人格上与优等生平等相待。三、培养兴趣,铸就学困生的自信天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例如:利用班会课时间,举办故事演讲会,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故事,登台演讲时,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困生也登台表演,即使表演得不那么形象生动,至少应对学困生能登台表演的这一勇气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总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劳动价值。四、创设情境,营造学困生的进取环境对于学困生,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法、思考法、比较归纳法、识记法、回忆重现法、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五、宽容忍让,塑造学困生的美好品质用心平气和去说服教育,使他们形成一种内疚感和自责感,从而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教师的批评与教育,使学困生重塑美好的品质。实验小学张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