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论坛心得体会———生态农业让水更清秀,让山更秀丽。看到那篇介绍快乐农夫安金磊的文章,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对土地和农业的理念,让人感到焕然一新,"他坚持不用农药化肥、在田里养杂草和麻雀,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很沉...目前已有18种鸟类在他40多亩土地上吃食、做窝,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只燕子,这些鸟除了这里哪里也不去,因为其他地方有农药。他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蚯蚓,在其他农民忙着翻地播种的时候,他却享受着免耕,因为蚯蚓已经帮他把土地给松了。他的土地上有很多种昆虫,他经常于晚上带着儿子坐到田间,听这些昆虫的鸣叫,在这种天籁之声中沐浴心灵。他说他将土地上生长的一切都看作是现实的存在而不是对立,因而所有的生物都会帮他的忙,让他的劳动成为一种享受.他说:“自己地里差不多有五百多只常住的麻雀,小米成熟以后,又从别的地方飞来很多,它们吃了17天,突然就不吃了,来做客的麻雀飞走了,本地的麻雀改去吃棉花地里的虫子,我这才把它们吃剩的收了回来”。“麻雀做麻雀该做的,小草做小草该做的,青蛙做青蛙该做的,我们就做我们该做的。土地有它自己的一套循环方式,只要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本分,自然就可以长出很好的庄稼”。对草的态度,他也和别人不同些,“不用锄的特别干净,一方面是其实也做不到完全清除,另一方面小草在田里本身也参与着土地的循环。只是把在麦田里长出来的一种麦蒿除掉就是了。安金磊又说:“人怎么可能完全了解植物的需要呢。有时候我看到那些机械化栽种的麦苗在田地里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被人施化肥,施除草剂,就觉得它们很可怜。”读了他的生态农业的思路,觉得真的很神奇,他的血液里,已经溶入了人和自然,协调一致,无为而治的精神,真的很佩服.他还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从来都不是土地的主宰,也不是所有在‘土地之上’和‘土地之下’的生物的主宰。我觉得我其实就是一个‘协调第1页共4页人’的角色。地里的蚯蚓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喇蛄吃植物根茎可以帮庄稼间苗,青蛙吃地面上的虫子,鼹鼠又控制着喇蛄的数量”安金磊一边说一边随手从地里拔起一棵黑豆的根茎给我们看:“这上面突起的部分就是固氮菌,它可以帮助黑豆从土地里获取营养。”由此,我就想到了我们农协的生态农业主题论坛,论坛,就好比是土地,而我们都想在论坛上,长出肥沃的智慧庄稼来,而管理一个论坛,也好比是人在种庄稼。人,从来都不是土地的主宰,是一个协调人,我觉得,是很有启发性的,而论坛上各种各样的所谓乱七八糟的杂草,是应该怎样来处理呢。地里的蚯蚓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喇蛄吃植物根茎可以帮庄稼间苗,青蛙吃地面上的虫子,鼹鼠又控制着喇蛄的数量,呵呵.所以,看看那些个别扭的家伙们吧,他们给吃虫子的青蛙,带来了食物,而青蛙,又可以活跃水田,喇蛄们很坏,可是他们又能够帮助,间断那些似是而非的佛法,鼹鼠的存在,又可以控制喇蛄不要太多,所以,生态农业,也可以帮助我们,启迪我们,办一个生态网站,大家都互相共生存,又互相制约,难道,生态的概念,不比简单的你好我坏,更优么。。2010年12月10日,西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协会举行了“生态农业主题论坛”,首先是各个参加的组织代表发言,然后就是发表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对此展开讨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总是围绕“生态”二字。在这次论坛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对此,我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第2页共4页有不可阻挡之势。欧洲生态专家威利·德沃尔德预言,由于欧洲经历了可怕的“疯牛病”,在5、6年内全世界的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估计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