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梨林一中陈秋霞摘要: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物理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前,课中,课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不能仅仅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一切都为学生准备好了,只等学生浏览、阅读,还要在物理教学中巧用网络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入学习最佳状态,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一、巧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时敎师要适时提供“诱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手段是提供这个“诱因”的重要方法,若用得巧,用得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运用多媒体声音与图像的优势创设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犹如身置其中,触景生情的去探索相关知识。例如:引入“万有引力”内容时,为诱发学生探究宇宙的内在动机,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在轻柔、动听的乐曲声中,展示一些天体奇观的画面和探索宇宙的现代科技,并简介“20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让学生感到我们的宇宙是如此神秘,从而引导学生研讨:①如果一颗行星上有生物,它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②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非常巨大,又为什么没有吸引在一起?③根据你对黑洞的认识,你能说出黑洞可能具有的物理特性吗?④关于宇宙的尺度之谜⋯⋯等问题。学生通过以上情境和讨论,会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二、巧展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知的一般规律。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就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例如,在“电磁感应”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让学生展开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基本环节。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在实验中进行探索。尔后,在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再利用计算机动画再现实验过程,把实验中本来看不见的磁感线的分布及其变化展示在电脑屏幕上,此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长,将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用一种颜色显示,而不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用另一种颜色显示,动画中当线圈(或导线)移动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是否变化,从而使学生可以很快得出正确结论。采用上述模式进行教学,既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把抽象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巧设学习氛围,保持学生良好学习心态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学生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大脑最灵活,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最能接受新的东西。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心境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地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公利用网络媒体教学形式适时巧用其声响效果来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在学生讨论、思考、竞赛时,放上一段轻音乐等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保持学生良好的心境。进行巩固练习时,当学生输入答案准确时,计算机则显示正确的答案,并说句“你真聪明”,同时放出一段很短的鼓励性音乐;如果,回答不正确,就送一句“不要紧,继续努力”,这样个个学生都兴趣浓厚,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能充分挖掘其学习潜能。四、巧设模拟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