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簪中录4》有感心得沉思,让灵魂如此富有魅力国贸20140240424姚丹时光之河倒流了,在路过公元121年时,时光被吸引了,它停住了匆匆的脚步。令时光老人迷恋的不是造纸巨匠蔡伦的以自尽的方式了结了生命,也不是汉安帝刘沽内忧外患、百事多艰的窘境,而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呱呱坠地,降临这纷扰的世间。从他红尘梦醒,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奥勒留的卓越、伟大,并不在于他在战场上的所向披靡,或许在于他爱民如子,励精图治,但真正令奥勒留永远活在人间是他的《沉思录》,是他写给自己的那本书。奥勒留出生在罗马帝国不知是他的好运还是噩梦。罗马帝国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奥勒留却被迫成为这个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有人说奥勒留全身充满了煞气,他克死了他身边的人,罗马帝国是因为奥勒留而灭亡的,但有谁肯花那么一点点时间,用那么一些些精力,去了解奥勒留的苦痛。奥勒留虽出身王室,但他的一生过的并不顺心如意。他在位二十余年的时间里,国内战乱不断,灾难频繁,天灾人祸迫使他不能和父母妻儿常呆在一起,只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军营里和士兵一起度过。辉煌的罗马帝国太过偏爱奥勒留,它刻意地用各种形式考验奥勒留。罗马帝国有意无意的内忧外患,扮成了染上艾滋病的病人,身体的防御系统逐渐土崩瓦解,经济、政治状况日渐衰落,致使罗马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大厦将倾,任他奥勒留有千般本事、万般能耐,夙兴夜寐地工作,也无法阻挡罗马帝国的颓势。胸有壮志的奥勒留,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罗马这座大厦轰然倒塌。在大部分人脑海里,一个常年征战的人形象会是杀人不眨眼的嗜血狂魔,但奥勒留是个例外,他有战士的刚毅,亦有学者的哲思。战争不仅没有玷污奥勒纯洁的内心,更为他成为哲学家奠定了基础。战乱开启了奥勒留心里属于哲学的那扇门,奥勒留便开始默默地思索生命,拷问灵魂,即使别人认为他是神经病,因为在世人的认知里只有疯子才自己与自己对话,他第1页共5页也从未停止思索。奥勒留在第一卷提到“从我的老师那里,我明白了不要介入马戏中的任何一派,也不要陷入角斗戏中的党争;我从他那里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务和不听信流言蜚语”如果说奥勒留成为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是他这一生的悲哀的话,那么有这样的一个老师是他缺憾人生一片绚丽云彩。不争不显不露正是在皇家能平安生存的必要守则,老师给他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为人处事,更多的是在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面。如果没有恩师对奥勒留的影响,或许他早已经被这常年战乱麻痹了内心,何来《沉思录》之谈。在现世中存活的芸芸众生们,整日里为了蝇头小利狗苟蝇营,为了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殊不知,灵魂先于身体早衰是一件多么让人羞愧的事情。浮生若梦,一切的虚名甚至身后的名声都将不复。不要以为你将活一千年,死亡时刻在窥视着你。当你活着的时候,当你的行动在你力量控制范围之内的时候,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值得你真正为之努力的东西。佛说涅磐,上帝说你可以上天堂,是否真有所谓的灵魂,在人死之后变得轻灵超脱。“如果灵魂继续存在,大气怎么无穷地容纳它们呢。大地又怎样容纳那些古往今来被埋葬的人的尸体呢。在此正像这些尸体在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变化一样,不论它们变成什么样子,它们的分解都为别的尸体腾出了空间,那移入空气中的灵魂也是如此,在继续生存一段时间之后便被改变和分解了,通过融入宇宙的一种再生的智慧而获得一种如火焰一样的性质,以这种方式为到达那里的具肉的灵魂腾出地方。”这是马可·奥勒留对灵魂继续存在的这种假设给出的回答。当无法改变的现实使我们裹足不前,我们仍要做的是遵循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保持朴素、善良、纯洁、严肃、不做作、爱正义、崇敬神灵、和善、温柔、致力于所有恰当的行为吧”,自我道德的完善,不为他人的行为所左右,这是奥勒留应对的措施,退回到内心中沉思。他的功过也许要历史学家做更系统的论述,然而面对现实的压迫,一个高尚灵魂的深深思索仍足第2页共5页以令千年后的人们动容。躲也没用,跑也没用,心情不好没用,抱怨也没用,不如干脆安下心来,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