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某研究院曾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厌学、焦虑和单相思等轻度心理障碍),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重度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中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十类:1、青春期心理问题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一岁以内),这是人生发展的独特时期。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也在迅速发展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孩,在心理方面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方面,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性心理逐渐觉醒和发展。'有一个现象,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体验过,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有一个阶段,男女生比较疏远,不很讲话。这个现象说明,学生们已开始进入青春期,性心理开始觉醒。这个时期他们知道,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清"。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性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在度过了最初的疏远期后,两性同学渴求接近,甚至爱慕。进入青春期后,异性间的交往不像过去那么单纯,富有新的含义。我曾收到大量中学生的来信,其中有相当比例是关于异性间的交往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青春期的男女孩,由于身心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苦恼和困惑比较多,很多方面需要成人给予指导和帮助2、差生心理问题我曾收到这样一封信:"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原读初中时,成绩在中上等,也曾进入过前几名。自进入初中后,不知为什么,上课爱开小差,听课做题老想别的事。这样,成绩逐渐下降,以致到现在成为差生。我现在可谓三面夹击:家长埋怨,老师歧视,同学嘲笑。我很苦恼,有时想,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但又觉得对不起父母。我也曾想努力拼搏,将成绩赶上去,但又觉得很难。我该怎么办?由此可见,差生的心理很复杂,也很苦恼。如何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值得我们深思。3、考试综合症t一般地,考试前,尤其是到了重大考试(如高考)的冲刺阶段,有些学生受到焦虑、紧张情绪的困扰,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障碍,如吃不下,睡不好,疲倦乏力,精神情绪状态不好,严重时会有恶心、心悸等症状。在心智方面,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心情浮躁不安。有人将其称作"考试综合症"。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等情况。这种考试综合症的症状可以延续到考试以后。几年前,武汉一名考生,因害怕高考失败,在公布考分前两天自杀身亡。两天后,高考分数公布,她的分数超过了高校录取分数线7分,人们无不为之感到惋惜。4、学习困难或障碍问题据报道,当前大中小学,包括职专技校的学生中,各种形式的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问题比较突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三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比例高达18.6%~36.4%,特殊学校的工读生达100%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和教育科研协作组,就学生注意力集中问题对全市性调查发现,注意力集中者占40.6%,注意力欠集中者占52.9%,严重不集中者占5.9%。说明3/5的青少年学生注意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并由此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5、新生环境适应问题1998年12月5日凌晨3时许,海南某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学生沈小琴,因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跳楼自杀。小琴平时成绩不错,但中考没考好,以致刚达到分数线,进入重点高中。她在初中成绩好,加上柔美的身段,美丽的脸庞和温和的性格,老师和同学龄前们没有不喜欢她的,于是她被选为班长。考入这所重点高中后,却未到重点班,这对她是个打击。过去她在初中8个班中,属佼佼者,如今连重点班的教室门前也不敢走近,见到重点班的老同学,自己便羞愧地低下头。本来笑口常开,活泼热情的小琴,变得沉默寡言了,最后在精神上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划上了句号!然而,她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和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必须重视新生的环境不适问题,并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适应期。_]6、人际关系障碍我曾收到这样一封来信:我是一名高中生。在读初中时,因成绩好,老师宠着我,同学让着我,我生活得充实而愉快。升入高中后,尽管成绩仍然不错,但老师和同学却不买我的账。我的自尊心较强,从来不愿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听到别人一句不中听的话,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