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_1VIP免费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_1_第1页
1/4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_1_第2页
2/4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_1_第3页
3/4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其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军事理论课,我对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理论课期间观看的军事录像更是深深吸引了我,这些比文字更有感染力的视频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军事历史和军事现况,增强了我们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观看的是军事武器篇,片中介绍了建国60周年阅兵式出现的我国国产新型武器,其中包括歼10、99式坦克、大型预警机、新型装甲车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武器,有些武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真是威武雄壮,看的我们热血沸腾,充满了自豪感,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造的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配备了先进的军事武器,军队的战斗力才会真正增强,国防事业才能得到保证,这不禁让人想起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当外国侵略者拿着洋枪洋炮攻进我国门时,我们却还拿着长矛大刀冲杀,冷武器对抗热武器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今我国早已解放,真正站起来了,我国的国防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中国真正建立坚固的国门,我们有幸生活在如今这个和平、安全的国度,应该珍惜,同时也应该时刻谨记历史,学习国防知识,提高自己的国家安全意识。其次看的是二战陆战和海战篇。在这里,我们仿佛走进那段真实历史,对于二战第一次有了如此全面而丰富的认识。比如库尔斯克战役,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国武装部队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作为主动一方,德军在兵力兵器数量上却处于全面劣势,其之所以能够将攻势维持一周到二周时间,除了依靠兵力机动获得局部优势以及兵员素质外,基本都是指望其装甲部队和空军。德军装甲部队在这次战役中达到了空前强大的程度,装备了大量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中重型战车。这些战车不仅支撑起了昙花一现的“城堡”攻势,更在其后红军的反攻中充当救火队的角色,以不断的反击阻止了苏军合围第1页共4页德军重兵集团的企图。但作为代价,德国装甲部队本身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也遭到了巨大损失。上千辆最精良的战车连同大量身经百战的坦克手彻底损失,另外上千辆战车也遭到损毁。不仅是装甲部队,整个德国陆军的精华都继斯大林格勒后在库尔斯克再度严重消耗。在未来的战争中,德国搜集炮灰的能力和战车的产量将日益提高,但要弥补多年征战锻炼出来的精华的损失,并继续维持库尔斯克战役时的装甲技术优势,却是完全不可能的。和德国相比,苏联战车攻防两方面性能都已经显得相当落后,而且轻型战车比率过大。苏联坦克部队在反击中过于仓促分散的弊病依然存在。而在进攻中,由于红军坦克难以抵挡德军反坦克武器的打击,苏联人也只能更多依靠炮兵的密集轰击和步兵冲锋来打开德军防线,然后再将坦克部队投入纵深推进。但由于缺乏与步工炮等兵种的协同,运输车辆匮乏,战车性能落后,红军坦克部队的进展依然受到很大限制。红军在防御中的胜利,得益于坚固且大纵深配置的阵地、密集的雷场、庞大的战略预备队以及士兵的顽强。虽然他们缺乏摧毁德军战车的有效武器,却依然在最大程度降低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能力。而在反攻中,苏联人通汞中炮火和兵力摧毁德军第一线防御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但由于坦克部队的缺陷,其大纵深推进合围的能力还相当欠缺。尽管暴露出众多缺陷,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库尔斯克胜利对苏联的巨大意义并未受到削弱。虽然在莫斯科城下德国人已经被证明并非不可战胜,斯大林格勒更被公认为战争的转折点,但这些胜利依然可以被非议者归咎于天气、地形、漫长的交通线、德国不可靠的盟友等等。而在夏季的库尔斯克,在赫鲁晓夫形容为“百花盛开,香露欲滴”的草原,红军在攻防两个阶段,击败了准备充分齐装满员的德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最精良的武器、最杰出的指挥官”。这一事实对双方在心理上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对红军而言,库尔斯克所带来的当然不仅仅是胜利者的信心和气势。更重要在于,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后,经过处于巅峰状态的德国陆军的“锻炼培养”,红军已经真正成熟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军事理论心得体会_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