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化学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2.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B.经常咬铅笔,铅笔上的油漆对身体有害C.经常食用腌制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D.经常使用染发剂,不利于身体健康3.化学合成材料对造福人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制品的是()A.纯棉内衣B.不锈钢防护罩C.塑料制品D.陶瓷罐4.豆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是131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6.某化学反应可用以下微观示意图表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分子或原子,则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能得到小于20mL混合溶液,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B.加热的铁丝在空气与在纯氧中现象不同,说明两者中的氧分子性质不相同C.加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钢瓶中,说明分子在加压下可以变小D.加热水至沸腾能变成水蒸汽,说明分子可以加热变成原子8.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④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②③④9.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A.盐和盐反应B.氧化物和水反应C.酸和碱反应D.碱和氧化物反应10.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ABCD实验要求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清洗金属表面油污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第一方案通过灼热炭粉稀硫酸洗涤滴加醋酸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第二方案通过灼热铜丝网用水洗涤加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与简答:共16分11.(3分)选用“甲醛、活性炭、天然气、大理石、酒精、盐酸”填空:(1)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的是;(2)常用作浸制动物标本的是;(3)常用的建筑材料是;(4)可做冰箱除臭剂的是;(5)标有“CNG”标志的汽车使用的燃料是;(6)人体胃液中含有________,当其过多会出现胃痛等症状。12.(3分)“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两种营养液的配方。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配方Ⅰ中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2)判断所用的水是否是硬水的方法:;(3)从均衡养分的角度分析,选用(填“配方Ⅰ”或“配方Ⅱ”)种植的同种植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长势会更好。13.(3分)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缸内发生反应的产物有CO、CO2、NO、NO2等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NO)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NO有毒,易与O2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1)上述内容中,描述NO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内容中,描述NO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NO与O2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分)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溶液颜色_________,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15.(2分)根据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将30gA物质和30gB物质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烧杯中仍有固体存在的是物质。(2)30℃时,将mgA物质和ngB物质分别加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