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认识六个生字,写好“矛”、“盾”;能正确理解“集合”、“集于一身”、“合二为一”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小组自学、交流,体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感受发明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孩子们,学过成语吗?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成语。(坐井观天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一揭题导入学习“矛”“盾”1.(矛和盾同时出现),这是两件什么兵器?你知道是哪个成语吗?(自相矛盾)2.“矛”的用处是什么?“盾”的用处呢?老师来写这两个字,你们可以拿起手来一起书空。“矛”的最后一笔像什么?“盾”的“撇”就像盾要长一点,大一点才能抵挡敌人的进攻。3.在《自学导航》上两种不同的武器旁边分别写下“矛”和“盾”字。4.“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和矛盾有关。(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隹”是指鸟,很多鸟聚在树木上,就是集)二整体感知理解集合孩子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接下来进行小组汇报。课前导航:1.课文我要读正确、流利,已经读了遍。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能标自然段序号,还能选一段读给小组同学听,同学给我评价:1.正确、流利、有感情。()2.字词有三处以上错误,句子有三句以上不够流利。()同学签名()2.我会读词语,并在课文中划出:矛雨点般戳(chuō)进攻盾左抵右挡招架自卫我从两行词语的排列中发现了3.我能根据课题提出以下问题:2①②③我能结合这些问题的答案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组汇报:①我们这组读课文都做到了正确、流利②组内分段读课文③请大家跟我读词语,(带读)④我从两行词语的排列中我们发现了矛的长处是进攻,而盾的用处是自卫。(课件展示)师:这两种武器功能完全不同,课题却告诉我们,要将它们集合在一起。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听到过“集合”这个词?(生谈)这个集合和课文中写到的集合是同一个意思吗?课文中写到的集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认真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说集合的意思。你找到了哪句话?这两句话中的哪些词也可以解释集合?(出示词语卡片:集于一身合二为一)齐读这两个词语。你们看,把不同物体的长处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就是这篇课文中所说的集合。⑤我们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有:结合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小组认为,课文写了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三品词读句,了解发明家的思考过程1.发明家是怎么想到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场他和朋友的比赛吧!谁来读一读这段话。(1)你们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指名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比赛的激烈。(点红: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齐读(2)我们也来一场比赛吧!你们做这位发明家,我就是你们的对手。(师生合作演一演)你们有什么感觉?用上点红的词语说一说。(3)比赛真是惊心动魄啊,来咱们一起来读出这紧张激烈的场景。2发明家就是从这场比赛中得到启发,一步一步思考,最终发明了坦克。赶快找找,课文哪几段是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的?请你默读2—4段,边读边想:发明家发现了哪些问题又想出了什么解决的办法?(1)他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找出句子:盾太小啦!在句子中划出关键词盾太小,板书他想出的办法是?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了。关键词应该是——3(板书:铁屋子)(2)有了铁屋子就大功告成了吗?发明家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能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呢?请你也像老师这样先找到句子,再圈出关键词,来填一填表格。赶快读读书,填一填《自学导航》上的表格,先自学完成表格,然后对学修改表格,最后群学交流。先自学完成表格,后群学交流。课中导航:1、我能在兵器边上写上名称。2、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发现的问题想出的办法小组汇报,交流反馈:(板书:不能进攻枪口、炮口)注意引号的作用。(不是指真正的矛,而是——枪口和炮口)(板书:不会跑轮子、履带)孩子们,履带是什么,你们见过吗?(介绍履带)有了履带,坦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