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件-(17)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件-(17)_第1页
1/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件-(17)_第2页
2/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件-(17)_第3页
3/16
陋室铭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作品有《刘禹锡集》、《刘梦得文集》。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一、收集资料、展示自我1、作者简介“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2、关于文体3、考考你(下列字词的读音)馨苔痕鸿儒牍蜀铭xīntáihénhóngrúdúmíngshǔ4、考考你(我会有节奏的朗读)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课文朗读视频,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划分朗读节奏:4、考考你(我会有节奏的朗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大声朗读,把握文意结合课文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自主探究疏通文意,把握重点的文言词语。并画出疑难句,加以讨论。掌握重点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孔子云:何陋之有?1、作者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深意?三、合作探究、思考品味“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2、那么文章所描绘的陋室是陋还是不陋呢?找出文中描写陋室的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居住环境清幽。)(质朴闲适的生活情趣)(交往之人高雅。)3、作者为何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三、合作探究、思考品味这是类比的写法,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杨雄的屋舍与自己的陋室形成类比,有引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4、结合本文内容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看出刘禹锡是一个具有高洁傲岸、甘于淡泊的品质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学习本文后,你有何启示?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沉迷于安乐享受,不要贪图庸俗的情趣,要追求道德品质的高尚。如果不幸落入穷困的地步,也要保持高洁的情操,追求道德品质的高尚,做堂堂正正的君子,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四、吟咏涵诵,表达阅读感受五、布置作业课下阅读刘禹锡的《秋词》。陋室不陋,情溢诗城陋室不陋,情溢诗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课件-(17)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