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教学准备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复习导入:师:我们知道咋们班有很多爱帮助人的小雷锋,现在有个叫小阳的同学想让大家帮助他摘南瓜,不过要选择咋们班最遵守纪律,最听话的孩子,希望这节课能选到你。不过在摘南瓜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大家的帮助,不知道你能否帮到他?先看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1.谁来算一算:3+2=2+7=4+5=3+4=7-4=9-4=6-3=8-2=(大家口算能力都很强,帮小阳度过了第一关。小阳第二个难题是什么呢?请看看:2.比比谁做聪明:100以内数的组成(1)8个十是();5个十是();(2)60里面有()个十;90里面有()个十;(小阳太高兴了,看来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从这里我们知道100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比比谁聪明:还有第三关呢,看来小样的麻烦真多。我会填10,20,30,(),(),60,70,(),(),100像这样的数我们叫他们整十数。(同学们都太棒了)。二,情境导入,交流展示1.学习40+30(1)师:我们终于来到了小阳家的南瓜地,这里有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找一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些加法问题吗?(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我们已经找到了数学信息,谁来说一说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吗?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二)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漂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谁更聪明了,会解答这些问题吗?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怎样列式?40+30=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0+30=?你是怎么想的?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2、展示点拨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40+30的不同方法。预设:组1:看图数:10、20、30组2:摆小棒:先摆四捆小棒,再摆三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7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组3:40里面有4个十,30里面有3个十,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7个十是70,所以40+30=70。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组4:我们用拨一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4个珠子,然后再拨3个珠子,一共有7个珠子,就是70。师点拨:再拨3个珠子为什么不在个位上拨?师:十位上的4表示一个40,个位上的4个珠子表示4个1,这里是40,所以要在十位上拨。生:……组5:计算的方法:4+3=7,所以40+30=70师:你在哪找到的4和3?追问:在这里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不论是用计数器还是用小棒我们都验证了40+30=70因为他们表示的是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三)教授减法师:经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小阳的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70个南瓜,现在如果老师问,谁来说一说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减法问题吗?生思考,说自己的看法,师:爸爸比妈妈多摘多少个南瓜?生:40-30=?师:结果是多少呢?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40-30的不同方法。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30+10=40,所以40-30=10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四捆减去三捆就剩下两捆,一捆就是10。组二:数的组成法:40里面有4个十,30里面有3个十,4个十减掉3个十还剩1个十,也就是10。生4:计算的方法:4-3=1,40-30=10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