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标准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知道与了解1.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过程及特点2.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理解与运用1.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经过和影响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带来的不同影响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1)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下降。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1957年签署的《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1)根本:经济发展的需要(3)现实:抗衡美苏,保障自身利益与安全(2)外部:美苏争霸的影响(5)直接原因:法德和解(4)思想渊源:欧洲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建立关税同盟:从1968年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同时协调了各国利益,加强了成员国间的联合,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建立统一大市场: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过程从1985年提出,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扩展了欧共体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欧共体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欧共体的成熟,亚洲经济区域化的起步C美国经济战略地位的动摇D加拿大和墨西哥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三国的影响不同,因为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墨西哥的民族工业、生态环境的冲击,让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遇到的挑战与机遇。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其他美洲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美国也希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成立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差异性明显。经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1.下图所示的图案是A.联合国会徽B.欧盟会旗C.APEC会标D.东盟标志2.“欧洲经济共同体”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欧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对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D.形成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3.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A.这些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市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了经济格局D.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共同繁荣4.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背景是①政治格局的多极化②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③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大④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