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和立意教学目标:1.熟悉各种作文题型,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方法,在准确的审题的基础上,确实自己的作文的立意。教学过程:一、明确好作文的标准1.审题上切题2.立意上显豁3.结构上清晰4.文体上规范5.语言上精彩6.亮点上鲜明(包括书写与文面)二、作文写作一般步骤1、审题立意2、选材3、谋篇布局4、设计开头结尾5、列提纲、行文6、修改三、理解审题1、审题的作用: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2、审题的定义:就是对题目进行审视、揣度,弄清作文的意义和要求,从而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的过程。四、如何审题(一)审清作文题型1、全命题作文:考题已给题目,不能自己拟题。如:以“最美的风景”为题2、半命题作文:要求考生补全题目,如:以“有_____真好”为题3、话题作文:提供较大的写作范围,考生必须自己拟题。如: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话题(二)审清作文标题1、注意文题含义: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如:《长大的感觉》《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人间何处无风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讲解:题目《长大的感觉》“长大”的含义: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责任在心中出现、坚强性格的养成……题目《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钥匙”的含义:指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写“找到了快乐的钥匙”,“找到了与父母、同学、老师等沟通的钥匙”,“找到了克服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个困难的钥匙”等等。题目《人间何处无风景》如果写成人间何处无美丽的自然景观,就显得肤浅了。“风景”不仅指自然景观,更指象征意义的风景,如美好的人、事或精神风貌、社会风气1等题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字面意思就是:因为玫瑰很香,自己亲手送人的时候,手上也一定留有玫瑰的香味了,所以送出去之后,香味还在手上啊!如果按字面意思来写,就没意思了。内涵就是:应该多多帮助他人,这样自己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的。题目:《肩膀》“肩膀”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是富有含义的地方。这类实题作文需要我们化实为虚,化具体为抽象。我们要抓住肩膀的特性,把对肩膀的寓意和哲理寓于故事或事件之中,或托肩膀抒自己之情,言自己之志。堂练习1、请找出下列文题中意蕴丰厚的词,并理解其含义?(1)《伸出自己的手》标题中含义丰富的词是?手在题目中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重点在其抽象意义上,“手”在这里应指人物(自己)的某种精神、品德,是非物质的东西。因为你有这个“手”(某种精神、品德),才能伸出,即付诸于行动。(2)《又见枝头吐新芽》标题中含义丰富的词是?“吐新芽”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多的还是隐含比喻的一种情感体验、生命信念、人生感悟、精神力量、希望目标等。(3)话题:“生活中的一朵浪花”话题中含义丰富的词是?“浪花”不是大海里的真实的浪花,而是比喻生活中的人、事、情等。2、找出文题中的关键词(1)题目《美,就在身边》标题中关键的词是?“美”不一定单指哪一处美景,指哪一位美女。美也包括劳动美、心灵美、道德美……其实美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2)《又见枝头吐新芽》标题中关键的词是?“又见”隐含了经历磨难后的喜悦、战胜困难后的坚定意志、执着追求后的美好。(3)《伸出自己的手》标题中关键的词是?“伸出“,即已付诸于行动。表明作文的写作重点应是:为什么要伸出自己的手?(行动的原因)怎样伸出自己的手?(行动的具体过程)3、注意标题中限制性词语,明确写作范围。有些是地点限制,有些是时间限制,有些是人称限制、取材限制等。如:《一道风景线》,限制了数量是“一道”,就不能写两道;《这一天,让我们铭记》限制了时间“这一天”和人称“我们”;《滴水之恩》限制了内容是“滴水”,要取材小事,就不能写舍身救人的大恩大德;贵港中考作文题:《我在生活中成长》,就不能写成了“我们”,《他(她、它)让我明白了》就不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