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关于优良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研究生优良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时间:2010年12月9日上午9:00——11:00地点:二教207内容:优良学风建设专题报告主讲人:曹培强(副教授)参加人员:人文学院2010级全体研究生组织人员:团支部12月10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二教203举办了优良学风建设专题报告会,我们学院的2010级全体研究生聚在一起听取了此次报告。本次报告的主题是“加强学校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人文学院研究生优良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引导研究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严谨的学习作风。报告会邀请了我们学院的曹培强副教授担任主讲人。学风即为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创优良学风,就必需把创优良学风落到实际处,落到生活中。曹培强老师向大家阐述了“学业”、“就业”、“创业”、“家业”的概念以及它们和创建优良学风之间微妙的关系,指出大家应该有一个长久的人生规划,并且把工作做在细微之处,强调研究生应该培养理性的判断力和高度的认知力。听取报告后,各位同学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学风教育,开展了人文学院学风建设大讨论,在座同学积极发言,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向提出建议。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恒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持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和求知目的,取决于其追求什么第1页共2页样的生活目标,信奉什么样的精神信仰,崇尚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憧憬什么样的社会前景。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紧密相连。研究生作为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研究生而言尤其重要,在研究生这个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重要。最后,曹老师以“只要我们认准了路,就不怕路的遥远”作为他此次讲话的结束语。同样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用”上做文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始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上。曹老师的此次专题报告中,用理论结合我们学院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创建优良学风”的教育。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颇深,作为院研究生会的学生干部我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努力践行学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号召。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