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存在和性质班级姓名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一种不能被吸收和利用的废气B.固体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它具有升华吸收的特性C.用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利用它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D.二氧化碳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是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A.二氧化碳在石蕊的作用下由无色变成红色B.石蕊在二氧化碳的直接作用下由无色变成红色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为红色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使碳酸变为红色3.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此现象说明()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B.二氧化碳不能溶解于水C.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少D.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4.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A.是二氧化碳B.是氮气C.不是氧气D.不是二氧化碳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高锰酸钾C.液态空气D.氧化镁6.养金鱼,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7.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合反应的是()A.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双氧水→水+氧气D.二氧化碳+水→碳酸8.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A.水和冰B.二氧化碳和干冰C.冰和干冰D.氧气和液氧10.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11.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在A瓶和B瓶中盛的无色溶液是(1)在进行实验时,吸入的空气由(填“a”或“b”,下同)进入,呼出的气体由排出.(2)在实验结束时,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现象是12.什么是分解反应:什么是化合反应:13.任写两个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名称下面写出化学式),14.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5.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