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学主题7.2.2用坐标表示平移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以及在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用坐标来表示平移(即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这节课不仅探究了平移所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也探究了坐标变化引起位置变化的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为今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其它几种图形变换奠定基础.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参与意识比较强,而且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因此,结合本学期的课题,主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类比探究,自主总结规律,让学生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经历探索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的关系,图形平移与坐标变化的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类比能力、数形结合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感受成功,建立自信。四、教学环境囗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囗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课主要应用了四种信息技术。第一,借助几何画板的软件(插入PPT中),动态地演示平面上点的平移,求坐标,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到演示示范过程,更形象地探究出点的平移引起坐标变化规律;第二,交互式白板的使用,使用触控笔,观察点的平移;能使用色笔,观察出点的斜移转化成沿坐标轴方向的两种简洁的复合平移;第三,使用高拍仪,能有效地上传学生的作品,从而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第四,贯穿于整节课的PPT;PPT作为简易的信息技术,它更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环节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信息技术支持作用(资源、方法、手段等)复习观看PPT,回顾所学平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问1:平移的定义是?问2:平移的性质是?(1)学生回答问题1、2。(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的两要素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通过PPT形式分步呈现问题,给学生提供清晰的思路。从而导入新课探究一:点的平移规律问3:把点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坐标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先来探究点的左右平移。(一)点的平移引起坐标的变化1.左右平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将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2;向右平移100个单位得到A3;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到A4;(2)将A(-2,-3):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B1;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B2;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B3;(3)平移前后的点的坐标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上下平移(学生类比探究)问4:接下来我们要类比探究点的上下平移引起坐标变化规律,要怎么探究呢?1.点的左右平移的规律探究,由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点的坐标变并总结规律。再由老师即时小结:横移,横变纵不变,右加左减;2.点的上下平移规律探究,学生进行类比探究,首先要明白探究什么,怎么类比探究,再总结规律:纵移,纵变横不变,上加下减。3.教师即时总结:实际上沿坐标轴正方向平移加,负方向平移减。通过PPT动态演示点的平移,学生一起回答点的坐标,后观察坐标变化,自主总结点的左右平移引起坐标变化规律;再由学生小组合作类比探究出点的上下平移引起坐标变化规律,并请学生上台借助触控一体机讲解,同伴的讲解更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兴趣。xy-5-555-4-3-1-24312-4-3-1-24312AOxy-5-555-4-3-1-24312-4-3-1-24312AO探究一:点的平移规律3.规律总结4.巩固练习(1)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2)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是.(2)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2)向左平移4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