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2.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3千克的柳树装在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大了,重量增加了76.7千克,而土壤的重量只少了60克。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因素有哪些?2.柳树重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活动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1.说一说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你有没有想过,这句话里蕴涵着什么科学道理?(小组内说一说)2.看一看阅读课本P88-90的实验,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3.想一想下图是实验的一些步骤,据图回答问题:(1)用图中字母表示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f→。(2)图a中向叶片滴加的是,其目的是_____;用清水冲洗叶片后,这时可以看到,未遮光部分叶片颜色变成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的有机物是;遮光部分叶片颜色为色,说明叶片遮光未产生有机物。(3)图b中小烧杯内盛有,放在大烧杯中隔水加热,此步骤可以脱去叶绿素,使叶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收集的气体(a)(b)片变成色。(4)思考为什么要隔水加热。(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7)想一想,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会影响实验的结果,该实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8)叶片未用黑纸遮光的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活动三、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氧气产生小资料: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具有助燃的特性。所以,实验室鉴别氧气往往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新鲜幼嫩、数量适中的水生植物;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仪器;将装置移到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图(a)中瓶内有气泡。图(b)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检测反馈】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酒精溶解叶绿素之后,漂洗叶片,滴加碘液,叶片的变化是()A.未遮光的部位变成黄色,遮光部分不变色B.遮光部分无明显变化,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C.遮光部分变成蓝色,未遮光部分不变色D.都是淡黄色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A.溶解脂肪B.溶解叶绿素C.溶解淀粉D.溶解叶绿体3.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所需的有机物最终来自()A.所有无机物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4.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巩固提升】一、填空格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利用,在中把和制造成等有机物,同时把转变成储藏在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放出。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是,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以便证明。二、选一选3.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4.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最可能是()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D.3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致5.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原因是绿色植物()A.是绿色的B.产生二氧化碳C.吸入氧气D.制造有机物6.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的柳树试验,证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是他的解释并不完全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水以外,还有()A.二氧化碳B.氧气C.淀粉D.叶绿素7.对于一株绿色植物来说,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A.根B.茎C.花D.叶8.取下银边常春藤的一片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漂洗和碘液染色,最终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叶片全部变成了蓝色B.叶片全部染上了碘液的棕黄色C.叶片原先绿色的部分变成蓝色,白色的部分变成棕黄色D.叶片依然是酒精脱绿过后的白色9.海尔蒙特通过柳树栽培实验,试图回答的问题是()A.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