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VIP免费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_第1页
1/5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_第2页
2/5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_第3页
3/5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外啮合齿轮泵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解释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困油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措施.阐述了卸荷槽法及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又提出了改变齿形法和采用斜齿轮或人字齿轮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卸荷槽0、引言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容积式液压泵,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在现代工业设备中被广泛应用。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时依靠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来改变吸油腔与压油腔的密闭容积,从而实现吸油与压油。但是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困油现象不仅产生瞬间压力冲击,还会引起气蚀,从而导致振动和噪声。本文简单介绍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针对困油现象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消除或者降低困油现象带来的危害。1、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传动轴和前后泵盖等主要零件组成。外啮合齿轮泵属于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符合动力元件工作原理的一般规律。第一、有密闭的工作容积。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容积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槽、泵体及两端的端盖组成。第二、有周期性的容积变化。外啮合齿轮泵周期性的容积变化存在于两个相互啮合齿轮的啮合区域,齿轮的啮合线将密闭的容积分为吸油腔和压油腔。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进入啮合,密闭的容积减小,进行压油;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脱开啮合,密闭的容积增大进行吸油。2、困油现象形成原因及危害[1]为了使齿轮平稳的啮合运转,吸、压油腔应严格地密封以及连续均匀地供油根据齿轮的啮合原理,要使啮合齿轮平稳地运转,必须使齿轮的重合度ε大于1(一般取ε=1.05~1.3),即在齿轮泵工作时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因此,就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腔之内,此封闭腔与吸、压油腔互不相通,如图3.8所示。这个封闭容积先随齿轮转动逐渐减小(由图3.8a到图3.8b),以后又逐渐增大(由图3.8b到图3.8c)。封闭容积的减少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轴承等机件也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封闭容积的增大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空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其封闭容积的变化如图3.9所示。困油现象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噪声并引起振动和气蚀,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影响工作平稳性缩短使用寿命。3.困油现象解决措施3.1卸荷槽法及其不足(1)卸荷槽法[1]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一对矩形卸荷槽,如上图3.8d中的虚线所示,开卸荷槽的原则是:当封闭容积减小时,使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以便将封闭容积的油液排到压油腔;当封闭容积增大时,使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这时吸油腔的油补入,避免产生真空,这样使困油现象得以消除,在开卸荷槽时,必须保证齿轮泵吸、压油腔任何时候不能通过卸荷槽直接相通,否则将使齿轮泵的容积效率降低;若卸荷槽间距过大则困油现象不能彻底消除,所以当两齿轮为无变位的标准啮合时,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应为:a=tcosα=πmcosα*cosα式中:a——齿轮压力角;t——标准齿轮的基圆齿距。(2)解析卸荷槽法的不足[2]利用卸荷槽结构,只是减弱或降低它的有害影响,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分析其原因: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d。该距离太大,起不到减弱或降低困油危害的作用;该距离太小,困油区将高、低压串通,破坏了液压泵的工作条件。由齿轮啮合过程可知:在排油腔刚刚进入啮合的啮合线至两齿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c为最大,随着齿轮的转动,该距离逐渐减小。所以要想将困油区受挤压的油液经排油腔排出,就必须使排油腔的卸荷槽与齿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y小于c而大于a,即: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