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VIP免费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_第1页
1/2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_第2页
2/2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读《诗学》有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谓不朽之作,我从前也只是耳闻,上学期上文学概论课倒常看到它里面的话。现在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翻开了这部不朽之作。《诗学》的内容虽不多,但字字珠玑,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可仔细看,里面的问题也真不少,下面我就举两个我有疑问的例子。乍看当代社会,人们都生活在快节奏中,每天沉浸在名利争夺的污泥之中,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若有一些滑稽的事情发生,让人开怀大笑,那种紧张就可以缓和,人们绷紧的神经也会松弛些,岂不快哉。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喜剧片那么受欢迎的原因吧。我们喜欢喜剧并不是否定悲剧,。现在的电视电影作品中,外国的往往比较受欢迎。我发现一个特点,外国影片不会只满足观众的圆满心理,它往往不避讳地反映生活残酷的一面,所以其结局有许多是悲剧,但却不会影响观众对其的喜爱。而中国的电视电影往往都是圆满的,都是顺着大家的意愿好人一定不会死,最后一定是大团圆,所以其结果往往是能猜到的,比较没有新颖性。不过这也符合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有人说如果我们常常展示一些悲剧性的东西,容易让大众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惩恶扬善就不符合道德标准,不利于群众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不过悲剧的好处是让人们能更直面生活,对人生有更深沉的思考。由于在悲剧艺术中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重实践斗争中的苦难或死亡,美暂时被丑压倒,因而悲剧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即在审美愉悦中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的崇高感。再来就是,《诗学》中提到事件的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它说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了。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第1页共2页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且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对于这段话我尤其不理解:照它所说,悲剧可以脱离人,它摹仿的是行动和生活,而人只是一个载体,人的品质、性格都只是为行动服务的。这与我们现在的观点是大相径庭。我们现在的艺术都是强调人,突出人,为人服务的。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它都是突出人的性格。如果只是行动的悲剧,人又怎么能感同身受呢。它还说悲剧中性格的地位次于行动就更不可思议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表现人,突出人,关键就是他们的性格,人与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性格不同。拍摄一部电影,导演选演员都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甄选的,所以行动才是为性格服务的,通过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是最直接的方式。最后,它还说。情节是悲剧的目的,照我说,情节只是悲剧实现目的的手段,表现人物性格才是悲剧的目的。情节中少不了人,有人就有性格,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当然,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就能写出《诗学》这么优秀的著作,有那么独到的见解已经是很伟大的了,再优秀的作品都会有人质疑的,有质疑才有价值,人类的思想才能进步。《诗学》中也有很多我很喜欢的句子:如“事物包含可以实现的潜力,而化潜力为现实的过程,即为实现目的或获取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的过程。因此,一个充分发展了的事物,即为实现或获取了自己的phusis的事物”。我想它所说的充分发展的事物,以人为例,大概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的最高一层“自我实现”的境界吧。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