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试卷分析教师陈湖波一、试卷分析:(从命题难易度、知识点覆盖面、题型、题目的创新性以及对命题教师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分析)本试卷整体来说偏难了一点,如选择中的13、14、15,填空的第5题第一空和计算的两道题,特别是计算的第二题可以说是近几年中考中基本上不会出的题。这些都属于难题,所占分值有20分。知识点覆盖面还算可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前四单元的内容,但有些中考的热点考点没有涉及到。如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类型这两个知识点。还有有关原子结构如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涉及的有点少。题型与中考接轨较紧,属于常规题型。将整体试卷的难度再降低一点,能让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二、答卷分析(从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包括失分点、易错点、答题习惯、各类分数情况等)失分点最多的题目:一、选择题中的第6题对确定元素的种类的因素掌握不好;第8题化学式的意义和元素符号的意义掌握不好;第12题原子的有关知识如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不好;第13题由于最后一个选项超纲导致错误率提高;第14题化学式的书写涉及到了酸、碱的化学式写法有点超前,属于学生现在不易接触的知识,有点超前,错的较多;第15题最后一选项超纲,导致错的较多。二、填空题:第2题中的第一空应为活性炭,但较多学生填的是明矾,记错的较多;第3题中的第3空硫酸根错的多,没记住。第5题中的第一空写出氢氧化钠的化学式,难度过大,错的多。第6题对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中到底是哪一种区分的不是太清,错的多。三、实验题中第1题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结论:氧气约点空气体积的1/5,记成了21%,错的多。第2题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还是能做的,虽然该题属于中难题,但只是平时见题太少,解题经验不丰富,导致了失分。四、计算题的二题眼下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能得分的不多。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不会;二、没记清;三、记混了;四、没细读题目;五、考虑问题不全面;六、笔下误;七、临考经验不足。各班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班级九(2)45人九(4)45人九(6)38人九(7)45人九(8)28人80分以上10181060分以上7113140平均分41.4241.4974.6635.618.375全年级及格率26.5%优秀率10%总平均分43.71三、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及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措施1、教师教的方面:由于所担班数较多,就相对减少了对学生的课下辅导时间,再者周课时安排的也太少,只顾赶课了,巩固练习的太少,不能很好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易错点。对一些重点知识点没有做好及时的巩固练习,对学生要求和强调的少,落实的也少了点。2、学生学的方面:学生自觉性太差,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快班的学生大部分还能完成,也有少部分完成不了,甚至就不去完成,抄作业的现象也有,而对于平行班的学生来说,就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去完成了,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不去做,基本上是靠抄作业来度日的。这里边有一部分学生本来就打算不去学化学,也有一部分学生学着学着就打算学了,或者是跟不上了。在平行班里,最后就只有几个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学化学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点对点的解决,主要还是要加强巩固练习和对作业的落实以及重点知识点的强调和落实。二是尝试着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来吸引他们愿意学化学。三是对中考的热题要在平时加强练习。四、其他方面:一个人担五个班的化学课,精力上跟不上,周课时少,就一定会导致巩固练习的少。一个人又要批改理论课的作业,还要批改实验报告册,又要准备演示实验,还要准备分组实验,还要备课,一个人实在顾不了这么多。若能分担出去两个班,每班再增加两个课时,这样每个的担课总课时数一样符合国家规定的总课时,但提高了教学效果。再者,应加强晚自习的上课效果,只靠学生的自觉自学,效果不会太好,因为这里的学生还完全没有养成自觉自学的习惯,刚开始要靠老师的强制引导。时间长了,习惯养成了,再上自习才行。序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总分月考名次期中名次全年级名次1黄璐璐709479.585948085587.5王子一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