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体会母鸡的叫声所要传递的意思,感受母爱的无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老舍笔下的猫像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校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大家来齐读课题。2、3、4、5、6、出示阅读提示。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读完后再说说母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词。如怨如诉反抗成绩欺侮凄惨开火车读。说说如怨如诉的意思。2、说说母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找出课文中两个表达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句子。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1)、读两个句子。“一向”是什么意思?哪些自然段写母鸡讨厌,哪些段写不敢讨厌母鸡了。(2)、找过渡段。三、感知母鸡特点,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1、老舍先生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是因为————————2、学生找母鸡讨厌的句子。没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3、后来,作者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呢?自读4到10自然段。(1)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声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负责(2)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慈爱(3)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勇敢(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辛苦(5)、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6)找出课文中有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7)引读:因为它是鸡母亲,所以。。。。。。因为它是鸡母亲,所以。。。。。。因为它是鸡母亲,所以。。。。。。(4)、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5)、再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能把不敢换成不再讨厌吗?四、探究作者的写法。1、课文从讨厌到不讨厌两部分来写母鸡,其实作者最想表达的是哪部分?(不敢再讨厌)2、可不可以不写第一部分?为什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母爱的伟大。)五、比较《猫》和《母鸡》的写作异同。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猫母鸡情感上喜爱讨厌——尊敬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写法上都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板书设计:16、母鸡讨厌————————不敢讨厌有了一群鸡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