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2、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重复部分,使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要减去一次重复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1、猜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每人都要买一张票,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2、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特殊在哪?(板书:既……又……)3、小结并揭示课题:原来爸爸在这里同时重复着“儿子”和“爸爸”这两个角色。今天,我们就走进数学广角去学习数学当中的“重复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1、谈话:说说是怎样庆祝六一活动的。通知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定于5月31日上午和下午分别举行书法、绘画比赛。要求:每班选5名同学参加书法比赛,6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大队部2014年5月20日根据学校的通知要求,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每个班都一定要选11人参加比赛吗?2、请看森村学校三(1)班参加比赛的学生名单,(课件出示两组学生名单)。师:你们发现了什么?3、师: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2个人重复了吗?看来表格还不方便我们快速地统计总人数!(板书:重复)4、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设计一种图,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哪些同学,参加绘画比赛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参加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5、展示学生的设计。6、介绍韦恩图。7、现在我们知道了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接下来,假如要用算式怎样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呢?①算法1:6+5-2=9人②算法2:3+2+4=9人③算法3:5+4=9人④算法4:6+3=9人你是怎么想的?8、同学们想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下,是什么意思?9、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感受其价值。10、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提供的信息不会像图表中那样清楚。你会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吗?三、回归生活,实际运用。1、练习二十四,第1题。让我们去大自然看看。如果又来了一只小狗,应该把它放在哪呢?2、练习二十四,第2题。你认为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什么?(弄清重复的种数。)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思考:回到通知的问题。全校其他班级可能会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你认为有哪几种可能?最多有多少人参加比赛?最少呢?五、全课总结,完善新知。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师: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生活中其实有许多这样的重复现象,比如:排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板书设计:数学广角(重复问题)韦恩图既……又……算法1:6+5-2=9(人)只……2:3+2+4=9(人)3:5+4=9(人)4:6+3=9(人)答:三(1)班一共选了9人参加比赛。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