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法指导宝塔区第五中学马跃进入九年级,同学们开始接触一门全新的课程——化学。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面对精美而又陌在生的教科书,大家一定充满了好奇和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学们参考。一、规范学好化学的第一要素是规范。严格的执行化学学科的规范,认真处理化学学习中的细节是化学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在每次测验尤其是重要的考试之后,同学们都会对自己的测验成绩做一个大致的估计,但当试卷发下后,却往往发现测验成绩总与自己预先的估算有或多或少的差距,究其原因,其中一条往往是“书写不符要求,答题不够规范”。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种失分是非常可惜的。那是否有办法改变这种不利的情况呢?从历年的中考阅卷中发现,同学们容易在以下方面发生不规范的情况:1、化学符号使用不规范,主要是元素符号、粒子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如氯元素的符号“Cl”会被写成“cl”、“cL”、“CL”等;水的化学式应为“H2O”,但会被写成“H2O”;而化学方程式中缺条件、少箭头、未配平的更是屡见不鲜。2、化学专用术语使用不规范,主要是有些专有名词中含错别字。如将坩埚钳的埚写成“锅”、分液漏斗的分写成“封”、量筒的筒写成“桶”、铁架台的架写成“夹”等。3、计算题格式不规范,主要是计算题中的“解”、“设”、“答”不齐全,单位未按规定写,缺漏步骤等。4、主观题回答不规范,主要是未按题目要求回答或回答不完整。怎样让自己少犯或不犯这样的错误呢?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是端正态度。有些同学认为,平时的练习心里明白,书写意思到位就行,到测验或考试时注意起来就行。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错误都是从马虎、随意、小问题积累起来的。因此只有力争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规范,考试时才会少犯错误。其次规范从起初就要做起,就要做好。坏习惯一旦养成,想要纠正是非常困难的。最后,在测验中还应注重对规范性的检查。二、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基础,而且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验可以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记忆,可以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可以帮助探究未知的物质,更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问题。因此,学习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首先,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的现象主要包括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实验现象是细微的,有时甚至要对化学变化前后的差异认真对比,而某些实验现象需长时间实验逐渐产生,不易被观察到,如铁生锈。因此观察实验不仅要多角度、多方位,更需要耐心、细致、敏锐。其次,要学会记录实验现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规范地描述实验现象,尽可能地使用化学用语,如“有气泡产生”而不是冒气泡、“放热”而不是冒热气等;其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如红磷燃烧时产生了“白烟”而不是白雾或烟雾;其三,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为“绿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壁有小液滴,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与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相混淆。再次,要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往往很真实地说明了物质具有的某一特性或某一情况,因此实验现象往往可以与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相互印证。但由于实验是现实的操作,常常因引入不确定因素而导致实验现象的异常。此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用对比实验、探究实验等方法去寻找问题之所在,以期达到改进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果的目的。最后,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分析并不是整个实验的全部。有时,在实验之前要求撰写实验方案,实验之后要整理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主要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讨论。三、生活近年来中考命题强调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考察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一方面要更多地关注社会与生活,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生活中的现象。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经常思考这个事物与化学有没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