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师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结构一、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素养1.物理专业素养2.教师职业道德素养3.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素养4.人文素养二、中学物理教师的能力结构1.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物理教师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全面的观察,找出客观规律,这是认知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的基础,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出反应并及时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2.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与观察能力相互配合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保证。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是使教师准确、及时、灵活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迅速地在教学过程中把观察到的学生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思维、判断以转变成教学的调控信息。3.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物理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语言来指导、组织、启发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4.教学评价能力要具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实现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掌握情况,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自我检查与监控,也包括日常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5.从教能力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除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之外,还应具备从事教学活动的其它能力。如漂亮的三笔字、流利的普通话、优美的板书设计等这些基本能力,心理学、教育学、物理教学论、教学评价技术和学生就业指导能力、心理测验技术和方法等。6.物理实验教学能力(1)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内容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2)对所有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能熟练操作;掌握中学物理各类实验仪器的特性和原理,能正确调节、安装、使用仪器设备,能及时排除实验过程中的出现故障。(3)能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物理实验中所取得的数据信息,能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和指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求实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4)有加强和改进学生实验的能力,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5)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物理实验。能因地制宜的动手设计、制造简单的物理教学仪器,以增强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7.物理教学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的观点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及突破点,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掌握中学物理教学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学科教学理论进行教法、学法的研究。8.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能力物理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深入的钻研物理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领学生共同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将变成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既使到了老年,学习也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9.人际交往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协调师生关系、活化教育过程很有必要。通过人际交往,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加强信息交流,了解他人,认识他人,发现人才,建立情感和友谊等。作为特定的职业,教师的人际关系至少包括:(1)与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关系。(2)与其他教师的关系。(3)与学生的关系。(4)与学生家长的关系。(5)与其他人的关系。10.外语交流能力交流合作无疑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国内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包括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外语会话能力以及外语听说和阅读能力是很必要的。11.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与新课程与时俱进,还要求教师教学技能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信息时代的物理教师,必须具备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将其用于教学中。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还应该具备收集、整理、利用、管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并进行课程整合的技能,会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