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分局税源管理经验材料一、强化税源管理,打牢征管基础1、把狠抓税源管理工作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市国税局下发的“XX市国家税务局税源管理办法”及25个相配套的制度、办法,我们都认真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并进行了长远规划。一是对税源管理工作采取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即重点税源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个体双定户及零散税收实行属地管理。二是对税源分类采取按照经营规模进行分类原则,将年纳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企业、各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所有查账征收企业和本地区的重点行业以及年纳税额在1万元以止5万元以下的纳税户确定为中小型企业,对这类企业也相应的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一并划分为重点税源进行管理。三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企业征管组和个体征管组。企业管理组由两名业务能力强的税收管理员组成,主要负责对上述企业进行日常管理。对于个体税源管理,在分局辖区内划分了两大征管区域,每个区域内有5个乡镇组成,并相应地成立了两个个体税源管理组,由五名个体税收管理员组成,负责对两个征管区域内的双定户及零散税收进行和管理。目前分局有个体户360户,其中,季节性零散户36户。2、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规范日常管理行为分局自施行税收管理员每天记录工作日志以来,规范了三项操作,即分局将税收管理员每月的工作分成三个时间段进行工作,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操作分别落实到每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执行,做到有步骤、有落实,使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明显提高。一是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规范“事前”操作。按照《××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当月要做的工作进行计划,并事先详细填写到“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中,该工作计划确定后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该工作计划通过后,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按照制定计划进行,并将工作实施的步骤、进展和发现的问题如实填写到“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第1页共4页中。二是做到“十勤”,规范“事中”操作。税收管理员在每个月的征期内开展巡回征收时,要对税源变化情况“勤汇报”,对纳税户“勤辅导”,对漏征漏管户“勤清查”,对特户“勤核查”,对发票和各项文书资料送达情况“勤检查”,对相关信息采集的传递及信息录入工作与有关部门“勤沟通”,对巡查到的信息与综合征管软件信息“勤比对”,与辖区内的协税护税组织人员“勤联系”,对重点行业以及季节性的零散税收“勤监控”,对电话办理停歇业的纳税户“勤受理”,对五小企业(即小砖厂、小煤矿、小加油站、小板厂和小石料厂)进行“勤测算”。三是严格归纳汇总,规范“事后”操作。税收管理员将每个月在各项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工作步骤、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详细记录在工作日志中后,月末将日志集中汇总,分局主管领导要定期召开征管工作会议,重点解决税收管理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然后,每月形成的“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后存档,以备对日后工作进行有效参考。3、以人为本,将税源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活力对于税源管理工作,分局的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要求也直接参与管户,我本人负责管理由企业税源管理组管辖的所有业户;副分局长姚雨同志负责管理由个体税源管理组管辖的所有业户。在日常的税源管理工作中,税收管理员负责对管户的前台管理,我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姚雨同志同时兼任稽核检查岗的日常工作,负责对辖区内的业户进行监控和检查。针对我分局管理的企业绝大多数是煤炭企业的特点,对所辖重点税源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监控工人工资的方式测算出煤炭的产量后进行核定征收,目前已初步取得了效果,2005年,小煤矿累计入库89.5万元,较2004年增收38.5万元(这里也存在价格上涨的因素)。二、加快信息化步伐,适应新的征管形势需要税收信息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为整个税收工作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新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方面,我们严格按照“综合征管软件岗责体第2页共4页系”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征管基础工作,一是落实了岗责体系,加强了岗责体系的培训工作,目前有一半以上人员均能操作征管系统;二是规范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