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一、我区疫情概况与疫情特点二、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三、社区艾滋病防制注意事项一、我区疫情概况与疫情特点2013年天河区按报告地区统计共新报告HIV/AIDS160例、AIDS43例;HIV/AIDS死亡18例。我区历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913例;其中AIDS269例;HIV/AIDS死亡131例。全区按现住址统计共新报告HIV/AIDS245例,AIDS39例,HIV/AIDS死亡6例。我区历年累计报告HIV/AIDS822例,其中AIDS200例;HIV/AIDS死亡39例。新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性别年龄分布男性227例(92.65%),女性18(7.35%)例,男性为绝大部分。性别比为12.61:1;报告年龄最大为75岁,最小为15岁;18岁以下6例,占2.45%;18-49岁217例,占88.57%;50岁以上22例,占8.98%。传播途径分布同性传播133例54.29%(133/245);异性传播106例43.27%(106/245);注射毒品6例2.45%(6/245),没有发现其它传播途径。按人员流动情况分布流动人口185例75.51%(185/245);常驻人口60例24.49%(60/245)。与2012年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按街道分布棠下街48例,石牌街31例,天河南街21例,车陂街20例,员村街17例,珠吉街11例,沙河街10例,长兴街10例,龙洞街9例,兴华街9例,林和街9例,黄村街8例,天园街8例,猎德街7例,五山街6例,冼村街5例,前进街5例,新塘街4例,凤凰街3例,元岗街2例,沙东街2例。我区21条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按职业分布不详106人43.27(106/245),商业服务38人15.51%(38/245),家政、家务及待业31人12.65%(31/245),其它21人8.57%(21/245),农民15人6.12%(15/195),学生9人3.67%(9/245),工人8人3.27%(8/245),干部职员6人2.45%(6/245),离退人员3人1.22%(3/245),餐饮食品业3人1.22%(3/245),公共场所服务员3人1.22%(3/245),医务人员1人0.41%(1/245),教师1人0.41%(1/245)。2013年艾滋病疫情特点我区地处广州市经济金融中心,外来人员较多,在广州市疫情报告上升幅度有所减缓,而我区的疫情报告病例数却大幅增加,显示我区的疫情还是比较严峻。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分化,男女比例为12.61:1,说明通过男男同性感染途径的人数大幅增加。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者呈低年龄化,报告年龄最小为15岁,18岁以下6例,且绝大多数是男男同性感染者,显示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并且感染HIV呈低龄化发展趋势。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传播病例数快速上升;比去年大幅增加了42人46.15%(42/91)。14以下儿童病例报告数为0,母婴传播途径为0,均显示我区母婴传播控制比较理想。50岁以上老人病例数22例8.98%(22/245),同比2012年的7例4.43%明显增加。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2014年疫情预测我区艾滋病流行主要是性传播人群,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呈快速上升趋势。男男同性人群比较隐秘,干预比较困难,控制难度增大。2014年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疫情可能会持续增长。同时,2013年国家要求实施扩大检测政策,发现率的提高也可能导致今后几年内疫情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按照艾滋病的病程规律,我区大量既往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发病期,今后艾滋病报告数和死亡报告数仍将可能增加。二、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报告质量要求--报告及时、完整、准确--流调(首次随访)及时、完整--HIV和AIDS诊断要求--AIDS报告及时报告及时完整准确收到市CDC网络反馈结果后,24小时内网报;--填卡日期:录入日期和诊断日期间隔在24小时内(录入日期-诊断日期<=1天)报告及时完整准确HIV/AIDS报告资料完整完整指的是:一、身份证完整(18位)二、现住址完整:尽量详细到门牌号,现住址编码后两位不是99(乡、镇、街道),三、有效的联系电话四、不能有缺项漏项注意:纸质版的报卡不要忘了填写“卡片编号”和“报卡类别”。报告及时完整准确传播途径明确不能是不详或其他;职业暴露、采供血、输血/血制品要仔细询问辨别,谨慎填报(准备材料要很充分);除血站外,一律选“实验室确诊病例”,不得选择“疑似病例”和“病原携带者”。流调(首次随访)及时完整第一次随访状态为随访;流调及时(随访录入日期-卡片录入日期<15天)随访表中结核问卷筛查7个问题要填全,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