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旧诗导入:杜牧(803-852),字,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乡别墅,因称“”。有《樊川诗集》。杜牧工诗,也擅长赋及古文。我们学过他的诗《清明》、《泊秦淮》,赋。牧之小李杜杜樊川《阿房宫赋》8.杜牧诗三首早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乌江亭第一首:早雁明确教学目的1.分析《早雁》一诗的意象,体会作者诗中寄寓的情感。2.学习《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诗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情感。3.归结杜牧诗的特点。早雁1.金河秋半虏弦开,2.云外惊飞四散哀。3.仙掌月明孤影过,4.长门灯暗数声来!5.须知胡骑纷纷在,6.岂逐春风一一回。7.莫厌潇湘少人处,8.水多菰米岸莓苔。写作背景: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居住蒙古的回纥贵族军事集团,侵扰唐边境,大肆掳掠与屠杀,使得边地人民四处流散,无家可归。全诗用惊飞四散的早雁象征逃避胡人南侵的边地人民,流露出诗人对边地人民命运的关切。解题:当时正是北雁南飞的时节,作者触事兴怀写下此诗。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雁”。金河:泛指北方边地。虏弦开:胡人拉弓控弦射雁,暗指军事侵略。仙掌:西汉长安建章宫内所建的承露盘。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居之地,后来泛指冷宫。胡骑:指回纥骑兵。潇湘:潇水、湘水,均在湖南。潇湘一带是大雁过冬的地方。菰gū米、莓苔:雁的食物。赏析要点:抓住诗眼和意象,体会情境。“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眼:惊——惊恐之状。哀——凄惨之声。仙掌、长门:以汉代唐的写法、对比月明(冷清)、孤影灯暗、数声(几声)凄凉孤寂有家难回暂住无妨同情劝慰思考:作者对早雁的同情和劝慰之中,隐含了怎样的深层含义?例:寒塘渡鹤影(史湘云)冷月葬花魂(林黛玉)答:对朝廷不抗强敌、不抚百姓的不满和讽刺。总结:诗人用惊飞四散的早雁,象征逃避胡人南侵的边地人民。字表上句句写“早雁”,而字里句句写因敌人入侵而流离失所的边地百姓。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同情和关切,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边民,而要使用象征手法?——诗的含蓄第二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注释:①华清宫:唐代的行宫,唐玄宗与杨贵妃常来此游乐。②绣成堆:形容华清宫及其周围的花卉树木一片翠绿,远远望去如同锦绣一般。③次第:依次。④一骑红尘:运送荔枝的马奔跑如飞,尘土飞扬。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你认为哪个词或句子写得最好?为什么?(用一段文字分析观点)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参考答案:1.写了送荔枝这件事,表达了对统治者奢侈荒淫生活的讽刺。2.“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个句子写得最好。因为它体现了诗含蓄精深的特点。诗人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作对比,写出了唐玄宗的荒淫好色,杨贵妃的恃宠而骄。“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更是让我们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第三首:题乌江亭导入:讲述项羽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项羽,在乌江旁边,你如何抉择?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释】不期:难以意料。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我们看看前人的法看自主探究:1、阅读上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两题。(1)这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