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人的业务查房心内科刘璀病例介绍患者18床徐继生82岁老年男性退休初小因胸闷、气促20余天入院。既往史:自诉既往有肺脓肿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病史,有吸烟史。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端坐休息后可缓解,否认有心前区压榨感,无胸痛,无全身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并有咳嗽,咳痰,有明显睡前阵咳,及晨起集中咳痰,咳白色黏液痰,易咳出,无畏寒、发热,未加注意,症状仍持续并渐加剧,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呈晨轻暮重,仍未诊治,于昨晚患者出现夜间不能平卧,有明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故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食纳、睡眠尚可,尿量可,大便通畅,否认有明显体重下降、盗汗、午后低热、咯血症状体格检查T:36.6P:89℃次/分R:20次/分BP:110/66mmHg双侧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湿性罗音,心率11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双下肢轻-中度凹陷性对称性水肿。病理检查床边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并快心室率。抽血检查:电解质正常动脉血气分析入院诊断:1、心房颤动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1、持续低流量吸氧2、控制心室率、抗凝、抗炎、平喘、化痰等对症处理护理诊断一、胸闷:与心律不齐、房颤有关护理目标:减轻患者胸闷情况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采取舒适卧位。2、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增加心肌含氧量。3、使用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护理评价:患者胸闷症状得到缓解。二、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心肺功能减退、氧耗失衡有关护理目标:体力逐渐恢复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明确活动受限的原因。2、告诉病人休息的重要性3、告诉病人可适当活动4、加强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解决护理评价:患者活动耐力增强三、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阻塞、呼吸面积减少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关护理目标:患者三天内进行有效呼吸,气促症状有所缓解。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度20—22℃、湿度50—60%。卧床休息,协助病人生活需要减少氧耗。摇高床头30度,协助身体前倾位。2、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状态,观察病人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量、颜色及形状,呼吸困难有无进行性加重等。3、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腹呼吸等,以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4、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抗生素等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护理评价:三天后患者症状缓解四、睡眠形态紊乱(失眠):与胸闷、环境改变有关护理目标:三天内改善睡眠护理措施:1、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病房环境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病室安静,使用壁灯等3、可让病人睡前泡脚,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等4、说明充分休息对疾病的重要性。护理评价:患者睡眠情况得到改善五、焦虑:与信息来源、医限有关护理目标: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护理措施:1、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注意保持病室的整洁、安静,为患者创造一舒适的周围环境。2、鼓励家属陪伴,给患者心理上带来慰藉和亲切感,消除患者的焦虑;3、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多与其沟通讲解本病有关知识及预后情况,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说明不良情绪对病情的有害无利,积极配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4、加强巡视病房,在患者夜间无法入睡时适当给予镇静治疗。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减轻,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评价:患者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六、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猝死护理目标: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1、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淤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观察尿、便、痰的颜色、形状。2、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延长针眼按压时间3、做好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4、备好止血药物,定期监测凝血指标5、加强巡视;定时监测血压,严密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及时发现异常心电图并报告,观察面色和精神状态如神志、感觉、情绪等。护理评价:患者目前未发生潜在并发症。健康教育1、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