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VIP免费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_第1页
1/74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_第2页
2/74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_第3页
3/74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俞卫锋讲座提纲凝血机制与监测止血药物的应用•抗凝机制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四个因素•凝血机制血管壁血管壁血小板血小板凝血系统凝血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抗凝及纤溶系统凝血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凝血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4血管壁的作用血管壁的作用血管受损血管收缩止血血液粘稠止血内皮细胞PLT黏附聚集止血TXA25-HT释放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Ⅻ内源性凝血止血TF释出外源性凝血止血神经反射内皮素血管紧张素vWF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损vWF血小板黏附PLT聚集(Ⅰ)FgPLT释放(5-HTADP)血管加速(Ⅱ)加速Ⅱa使纤维蛋白收缩聚集形成网收缩白色血栓形成白色血栓形成一期止血缺陷特征一期止血缺陷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的缺陷。①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②创伤后即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③压迫止血有效,止血后不易复发。④输血或输血制品效果差常用筛选试验:①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P)②出血时间(BT)③血小板计数(PLT)④血块收缩试验(CRT)••••IIaIIaCaCa2+2+••VIIIVIIIaVIIIVIIIaIIIIII••PltPlt------------------------------------PFPF33CaCa2+2+••IIaIIaXaXa••VVaVVa••CaCa2+2+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固性纤维蛋白•[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KHMWKKXIIXIIXIIa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III)XIXIaXIXIaIIaIIa、、IXaIXaXIIaXIIa、、KKIXIXaIXIXaVIIaVIIVIIaVIIXIIIXIIIXIIIaXIIIa参加因子:XXXaXaVIIIVIII、、IXIX、、XIXI、、XIIVXIIV、、XX、、IIII、、IIIIIIII、、VIIVIICaCa2+2+、、PFPF33Ca2+Ca2+IIaIIaHMWKHMWKPKPKKK13•血管破裂胶原暴露•XII•XI•IX•X•VIII•VII•V•III•II•I•Ca2+•XIIa•XIa•IXa•Xa•X•Ca2+•Ca2+•IIa•Ia•交联纤维蛋白•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XIII•XIIIa•12•11•98•37•105•105•2•2•1•1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因子Ⅳ钙离子Ⅴ易变因子Ⅵ不存在Ⅶ稳定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ⅨChristmas因子ⅩStuart-Power因子Ⅺ血浆凝血活酶前加速素ⅫHegeman因子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Ca2+)外,均为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12•11•98•37•105•105•2•2•1•1•4•4•4凝血机制新概念和传统的凝血概念把凝血过程分成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不同,新概念的凝血认为两者凝血过程是沿着同一个过程进行的。其中,Ⅶ因子在凝血过程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1血管壁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粘膜下组织(TF因子)暴露;2TF因子和Ⅶa或Ⅶ结合,后者转化为Ⅶa;3TF-Ⅶa复合物激活Ⅸ、Ⅹ因子;4Ⅹa与Ⅴa在细胞表面结合新概念凝血过程有三相:1、起始相5Ⅹa-Ⅴa复合物将少量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6小量凝血酶再进一步激活FⅤ、Ⅷ、Ⅺ并局部激活血小板;Ⅺa又将Ⅸ因子激活为Ⅸa;7激活的血小板结合FⅤa、Ⅷa、Ⅸa2、扩增相8FⅧa/FⅨa复合物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激活FⅩ;9FⅩa/FⅤa将大量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10产生“凝血暴发”;后者导致稳定纤维蛋白块的形成。3、传播相rFⅦa在大剂量时可直接激活因子Ⅹ并可产生“凝血暴发”,并形成稳定的血凝块。基因重组FⅦa二期止血缺陷特征凝血机制和抗凝机制缺陷①深部组织和关节、肌肉或内脏出血难止为主。②创口延迟性出血难止,持续时间较长。③压迫止血效果欠佳④输血制品有效,但易复发。常用筛选试验:常用筛选试验如下:①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②凝血酶原时间(PT)③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g)④凝血酶时间(TT)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中VIII、IX、XI、XII因子水平的实验,APTT只反映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白陶土(接触因子激活剂)部分凝血活酶(脑磷脂)Ca2+凝固时间血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凝血机制监测与止血药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