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努力做到“五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问题主轴、思维主攻、训练主线材料一: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并非专指学生在试卷中的得分,主要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从理论上讲,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是可以量化的,在现实社会中,考试就是一个最突出的量化和测试手段。以学生为本,科学地把教学有效性纳入课堂,就变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能够有效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实现深刻的情感体验;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还应该积极探索尝试和努力践行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各式学习方式和学习迁移方式。有效课堂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和平台,激活学生思维(关注思维度);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动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表现(关注主体性和参与度)。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是让教师在课堂上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乐学、会学、善学,学得有效、高效与长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校本研究,使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养成实践+反思的工作作风,逐步走向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1、学科资源要有效优秀的课题资源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步骤,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进步。也就是说,课题资源要有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还要考虑到特定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兴趣、主要活动方式、获取知识的手段、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差异以及学生个体的反思和总结能力等。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1有效课堂努力做到“五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问题主轴、思维主攻、训练主线考虑到不同教师群体可能采取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如城市和农村的不同,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不同等。2、教师授课要有效(1)清晰授课: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2)多样化教学: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3)任务导向: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5)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3、课堂实施要有效(1)课程建设意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安排课时计划;在课标框架内和广阔生活背景下,切合学生心理和认知实际,全面理解有效落实课标要求和教学建议;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力求创造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特色;注意贴近地区和社区实际,开发和优化校本课程,以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2)终身发展意识:老师需要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同时,关注自身的终身发展能力,明确切合自身实际并能够激发自身潜力的成长目标;同行之间,应该是合力打造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合作关系;老师应该注意问题就是研究,行动就有收获,切实行动本身就是不断收获的过程,充分关注草根教研和教育科研,不断研修不断提升自己。(3)信息教育意识:优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尽量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适时使用各类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广泛参与各类教育论坛的研讨,随时总结和不断提升已有教学经验体会,充分展示自身已有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