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镇第一中学宋红梅一、高效课堂内涵1.“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2.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3.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1)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学生是100%参与,还是小于100%。(2)看学生参与的质量。学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3)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4)看老师。老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老师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老师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老师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4.“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5.“高效课堂”的最终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各阶段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中学习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后巩固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课前阶段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学习小组的构建1、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全面了解学生,完成全景式评价。教师对学生如何实施全景式评价?•要实施全景式评价:(1)通过学生学习背景分析来对全体学生做全方位的评价。(2)要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构成、特点、风气、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以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所持的态度。(3)要了解学生的“人脉”。(4)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个体差异。(5)要在使用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2、学科老师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科特长、班级学生人数,合理搭配,一般6人一组,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各科一般推选1-2名学术助理。3、组内推选小组长、学科长(照顾学科特长,负责本组该学科学习的组织),记录员轮流担任;4、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采用激发愿景、角色机制、评价机制、问题生成、问题训练等策略培养小组不断成长。二、教师备课行动策略1.备课新思维和新理念:围绕一个核心,树立五大意识,建构五大理念,遵循五大原则,落实五大行动①一个核心思维:先学后导②树立五大意识:明确角色意识;树立问题意识;确立服务意识;确立对话意识;确立发展意识。③构建五大理念: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④遵循五大原则:师生共备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和满足原则;学习与研究原则;效益与质量原则。⑤落实五大行动: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2.导学案的设计(1)“导学案”的基本要求导学案侧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文本阅读的考察,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前小组内检查评价,教师复查。导学案具有铺垫性、探究性、前瞻性、开放性四个特点。(2)“导学案”的设计理念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能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结构化预习,也就是通过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内容。(3)“导学案”的流程①标题②学习目标(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三维”学习目标)③重难点预测(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④知识链接(学习本节课应回顾的旧知,体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⑤学法指导(预习自学、合作探究等环节的学习方法)⑥学习流程(即本节课学生需要阅读文本后,解决的知识)⑦课堂评价及反思(学生通过自学后,进行的自我评价和生成的问题)⑧教师寄语(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名言警句为主)⑨当堂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效果进行检测,了解本节课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⑩中考链接或拓展延伸(搜集往年中考题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年级数《你能证明它们吗》(一)导学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