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真题演练(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C.女有归归:女子出嫁.B.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亲人.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兴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阳夏人也..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上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二、(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肉食者谋之不谋而合..C.公问其故一见如故..5.文章详写的内容是,略写的内容是。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三、(2021·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7.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得之/则生C.行道之人/弗受B.呼尔/而与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B.衣食所安居安思危..D.一鼓作气旗鼓相当..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