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桂林山水的录像片和投影片2.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设情入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后,都知道了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这里讲桂林山水的美景堪称天下第一。(边复习边板书)桂林山水那么美,你们想去游览一番吗?那现在就让我们做一次假想旅行。(让同学们眯住眼睛,听老师引导)我们坐上飞机,很快就来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同学们睁开眼睛看《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提问:(一)默读课文,告诉老师,我们现在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课件出示: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用○把重点词圈出来。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静、清、绿)。12.找出描写“静、清、绿”的句子,用“——”画出来并读一读。3.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读漓江水的静、清、绿呢?(惊奇)指名读,齐读。4.找出你喜欢的词和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二)指名朗读重点句子,进一步理解及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三)指导朗读、全班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四)播放课件(配乐)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五)总结第二段学法。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三段。(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1.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特点?2.用笔圈出重点词,用“——”画出重点句并读一读。(二)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并归纳板书。(奇、秀、险)(三)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及好句,读一读。(课件出示好词、好句)齐读。(四)拓展交流:你能不能根据这重点句的表达方法说说这些类型的句子。(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班交流)(五)指导朗读,全班配乐感情朗读。(六)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一)教师边配乐范读边指导看图。(二)学生听后谈感受,教师适时点拨。教师归纳板书:美如画卷(三)全班用赞美的语气齐读第四自然段。(四)小结:这段在全文中既起到了总结全文,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板书:热爱五、总结(一)看板书总结全文。(二)思想升华:同学们,刚才我们游赏了这美丽的桂林山水,想不想以后有机会亲自去游览一下美丽的桂林山水呢?看到大自然这美丽的风景,我们可要好好地2保护它们,千万不能随便丢垃圾和破坏水资源噢。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身边的山山水水也一天一天地美起来,好吗?六、布置作业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美丽的风景。【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总述:甲天下水:静、清、绿桂林山水分述:热爱山:奇、秀、险总结:美如画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