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单位:来宾市兴宾区第二幼儿园姓名:兰雪生[内容摘要]幼儿园被纳入基础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的奠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之兴盛。随着幼教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量的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并改进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些,都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3—6岁幼儿入园率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41.4%,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72.7%。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乐章.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其全部内涵就是以幼儿为本,有意无意中,教师的因素被忽略了。幼儿园被纳入基础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的奠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之兴盛。随着幼教事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量的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并改进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些,都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素质的挑战。一、教师职业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和时代的需求20世纪中期以来,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教师群体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个体专业化和群体专业化的统一,二者互为基础与条件的关系。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持久的奋斗和探索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有职业资格的认证等外在的条件和制度的保障,更是一个从业者群体和教师个体的自觉的内在追求,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要求幼儿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在时间维度上,包括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和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在内容维度上,则包括幼儿教师在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方面的自我意识。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过低或过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碍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例如,如果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个稳定的、缺乏挑战的职业,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工作,那么,三十年的幼儿教师生涯或许就是他一年工作的三十次重复;而如果过高估计、过分自负以至虚妄自大的专业自我,则又会导致其因盲目自尊而藐视教育理论,轻视他人有益的教育经验。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教师属于教师群体,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谈及教育的有关问题时,幼儿教育很容易被“特殊”对待。可能是因为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儿童,所授知识浅显易懂,容易被误认为这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其实,正是幼儿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一)幼儿教师的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教师必须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既要向全体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多方面的教育,又要负责幼儿的整个生活;不但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地培养幼儿,还要同社会、家庭密切配合,以取得教育上的一致。这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思维形式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这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掌握幼儿认识的特点,对教学技能技巧的要求也更高。(三)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幼儿时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切实地把握幼儿在各阶段发展的规律留心观察幼儿的实际生活及其表现,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各种心理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对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