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VIP免费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_第1页
1/45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_第2页
2/45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_第3页
3/45
德厚学博文精武杰德厚学博文精武杰广州体育学院继续教育部韩会君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999年6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可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研制了义务教育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正式出版了教育部制订的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5科课程标准(实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一大目标和重点。学习方式变革的问题不仅是本次课改的核心,还是本次课改最大的难点、热点和亮点之一。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的或偏爱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是学习者连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一、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一)时代发展的要求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00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8种人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知识陈旧的人;技能单一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反应迟钝的人;单打独斗的人;不善学习的人。(二)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三)“学什么”与“怎么学”1、学习方式的类型:(1)根据学习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根据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程度,可把学习方式分为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3)根据学习的组织形式,分为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4)根据新旧知识经验之间是否具有实质性联系,可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5)根据学习时空的不同,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真实学习和虚拟学习。(6)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程度,可以把学习方式分为间接学习和体验学习。2、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1)社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体制(2)学生个体因素智能水平认知风格因素(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持久一贯的独立倾向)情绪情感因素(3)情境因素学科内容练习因素集体与社会因素教师因素3、当代学习方式的发展趋势(1)学习方式综合化(2)学习方式生活化(3)学习方式能力化4、我国课改后学习方式的转变(1)从一元到多元(2)从重教到重学,学教统一(3)从被动到主动,学得灵动(4)从学会到会学,注重实效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目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主要地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