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和谐互助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旬阳县城关二中课题负责人郭平一.研修缘由: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属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尤其是近几年,学生主要以进城务工子女居多,学生学习习惯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式由于受小学影响各不相同。加之,晚上放学后,家长大多数忙于生计,对学生家庭作业缺少有效地监管。这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老师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了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重视教学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点持续时间短,厌学学生人数增多,过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制约着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建教育强县是我县提出的宏伟目标,办陕南名校是我校提出的办学方向。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做出重大决策将二中迁入党家坝教育新区,面对家长和社会对新二中的要求和期望,在学校组织参观学习山东即墨28中以后,决定构建互助导学英语高效课堂模式,结合校情学情对原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基于此提出这一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界定:“互助”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师友互助学习,共同提高。“和谐互助”使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助中发展,在和谐的课堂组织关系中学会思考、学习、合作、共同成长。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与激发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三.理论依据: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说,我们相信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现代教学的真正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由和准确的思维,而“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承载的“学生讲解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本质——自由和准确的思维。这种学习方法正是在学生自由讲解、自由思维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整合所学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每个人将自己所带的两个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版,多采用传统课堂模式。从而更有效对比反馈实验效果。2、调查分析法:通过设计周末汇报单,师友互助措施单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有效的调控。周和谐互助日志,师友互助措施,学友奋斗目标等。3、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课例开展研究,着力解决在本土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4、经验总结法:重视积累,及时总结,形成文本表格,论文和视频材料。五.研究过程:(1)启动阶段(2013-3-7——2013-3-15)(2)实施阶段(2013-3-16——2014-1-16)(3)效果反馈阶段(2014年2月30日——3月30日)(4)结题阶段(2014-2-30——2014-5-30)六.研究结果:(1)。经过一年的课堂实践和同伴之间的研讨,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五步十环节教学设计模版有新授课,复习课,阅读课,写作课,讲评课。(2)在师友分组划分,如何开展师友互助培训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3).从互助的内容,互助的范围,互助的形式,互助的意义等几方面撰写了一篇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构建论文。题目是《师友互助高效课堂实践》,获得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4)。制作了一个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短片。(5)。编辑了一本学生和谐互助感言集。(6)。编辑了一本和谐互助互助实验过程中使用过的各种表格集。(7)。录制了两节和谐互助五步十环节模式下的新授课和讲评课教学实录光盘。(8)。制作了一次优秀师友颁奖典礼光盘。(9)。制作了优秀师友对此模式发表的感言视频光盘。(10)。制作了周优秀师友评比栏模版。(11)。制作了了两次优秀师友感言照片集,并张贴在教室和过道上,营造互助氛围。七.研究成效:“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当“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实行师友互助,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共进、合作双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