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其汉第一中小学2014年-2015年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Ca—40Na—23Mg—24K—39Fe—56Zn—65I—127第Ⅰ卷(选择题30分)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表格内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水结成冰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2.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Pb)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糖水B.牛奶C.氮气D.啤酒4.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六月槐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汽油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6.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溶解食盐C.加入明矾D.加肥皂水搅拌7.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1姓名班级考号C.将气体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两种气体中8.下列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用胶头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B用手直接拿取固体药品C将块状药品直接扔入试管中D取用药品后.盖好试剂瓶.标签朝外.放回原瓶9.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10.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瓶底炸裂B.降低瓶内温度C.增加氧气含量D.吸收生成的物质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2.为了用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生成,最简单的做法是在蜡烛火焰上方A.罩一个湿的烧杯B.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C.罩一个热的烧杯D.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1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是A.生成CO2B.产生大量烟C.发白光D.火星四射14.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可用过滤、蒸馏、吸附等方法净化水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15.“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1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氮C.干冰D.高锰酸钾17.相同数目的SO2分子和H2SO4分子中所含A.原子的个数相同B.硫元素的个数相同C.硫原子的个数相同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18.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1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B.原子由分子直接构成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20.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B.C.D.21.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A.原子都容易失去电子B.原子都容易得到电子C.原子的结构都不稳定D.原子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向22.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2006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B.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D.维生素C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23.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其原因是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4.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但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其原因是两者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Ca(OH)2+2NH4Cl→CaCl2+2H2O+2↑,请判断中物质的化学式A.N2B.NOC.NO2D.NH32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6.下列关于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