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学校教学工作亮点汇报亮点一:生本课堂形成特色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我校的生本教育有声有色的开展工作,从教师的生本教案到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设置,从课堂的理念到实际的操作,无不体现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老师们的研究下,我们探讨出了生本理念的课堂模式——“三段五环学习法”:三段即“自学—展示—反馈”。五个环节即“前置自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拓展应用—反馈总结”。前置自学即个体学: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前置性自学提纲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文本;小组合作:即小组学。小组合作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活动,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示交流:即班级学。主要是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全班共享,并有针对性地补充、指正;拓展应用:即全体练。它是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反馈总结:即回扣目标。注重将课内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使知识向能力迁移。亮点二:学生实践作业常抓不懈1.根据学校《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我们的学生实践作业每学期二次是雷打不动。根据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研讨,确定每月的实践作业主题,三年级老师根据母亲节和父亲节,确定实践作业的主题是“祝福父母”;根据我校读书月活动计划,四、五年级确定的主题是“读书,开启智慧之们”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六年级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了“中华民风民俗”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和实践作业的开展,更好的整合了学科知识在动手和动脑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收获更多的是孩子们的综实实践能力,这一举措,在“减负”的今天是尤为重要的2.美术作业的多样化本学期,在均衡教育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各个科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美术教师,在美术老师的精心布置下,美术室焕然一新。为了更好的开展美术活动,我们充分利用美术室,把学生的美术课,统统安排到美术室上,根据不同的学段,开展了“东街学校美术作品展”,美术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作不同的画,一年级是橡皮泥作品,二年级是简笔画作品,三年级是油画棒作品,四年级是刮画作品,五年级是粘贴画作品六年级是优化作品。孩子们在美术老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自己的画作,虽然一张张图画透露出稚气,可是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足以。亮点三:学生评价做细做实我校的校训是“乐园”,即努力把东街学校办成教师和学生最向往的成长乐园。我校用动态制、改进型的过程评价,倡导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四个一”(一天一评价、一周一评比、一月一晋级、一学期一表彰)的方式,通过学生互评、家校联评等手段,让我校的600名学生人人争当“乐园水宝”,在评价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学期,根据中心校的水育教育理念,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学校开展了“乐园水宝”评比。在上学期实践的基础上,我校的学生评价在落实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完善,具体的做法如下:1.量身打造评价表。学生的年龄不同,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如何让评价表发挥起促进、导向作用呢?我校首先组织高、中、低年级组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在校共性表现,讨论制定出一个评价表框架;然后班主任根据各班学生在校、在家表现情况的差异性,进一步完善评价表的内容;最后结合家长和学生对评价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评价表。评价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每天在校表现包括道德、文明、学习、纪律、做事、做人、心理素质等方面。二是学生每天在家表现包括孝敬、勤劳、能力、理财、作业、阅读等方面。另外,表上还设置有本周的学生自我反思、小组和家长的意见反馈栏目。2.常抓不懈评价课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使评价的实效性和庄严性,我校每周五、周一的下午各设置一节评价课。周五主要是评价操作,周一主要是评价反馈。评价课上由师生共同参与操作评价、优秀表彰、最佳家长评比、共性问题讨论等。3.家校联手共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