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班社会教案《认识文具和学具》大班社会教案《相识文具和学具》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须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相识文具和学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社会教案《相识文具和学具》1活动目标:第1页共24页1.相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加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活动打算:1.每人打算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2.情境表演:《两个小挚友》(小学生自己整理文具盒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整理,一个不会整理。)活动过程:1.谈话,书包里有什么。第2页共24页师(出示书包):小挚友,这是什么啊?(书包)那你们知道书包里有些什么物品?(书、本子、铅笔盒等等)2.相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1)逐一出示书包内的物品: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让幼儿探讨各种物品的用处。(2)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进行归类。师小结:铅笔、文具盒、书包、三角套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水笔、签字笔、没有用过的本子等都是文具。(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须要用第3页共24页到的用品。3.观看情境表演《两个小挚友》。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文具有什么不同。幼儿表演,一个幼儿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幼儿整理的很乱。(1)师:两个小挚友的表演你发觉了什么?(一个整理的很快,另一个还没整理好)(2)为什么会这样的,你觉得应当怎么做?师小结:大的东西放最下面,有点大的东西放上一层,最小的物第4页共24页品放最上面,整理好后放进书包。)你喜爱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3)师小结:学会自己整理文具学具很重要。4.探讨:小挚友我们应当怎样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5.幼儿探讨整理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整理摆放整齐。(1)请两至三名幼儿示范整理文具的方法。如何整理的好,为什么?整理的不好,请幼儿指出怎样改正。第5页共24页(2)幼儿共同操作整理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6.创设“上课,下课”状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欢乐。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大班社会教案《相识文具和学具》2活动目标1、相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加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第6页共24页4、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及快速应答实力。活动打算1、每人打算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2、情境表演:《两个小挚友》(小学生自己整理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整理,一个不会整理)活动过程1、相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第7页共24页并探讨它们的用处。——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须要用到的用品。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挚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提问:表演说明白什么?你喜爱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小明作业做完了,小方还没有完成?——小结:学会自己整理文具学具很重要。3、探讨:怎样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第8页共24页齐呢?4、幼儿探讨整理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整理摆放整齐。——请一幼儿示范整理文具的方法。——幼儿共同操作整理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5、创设“上课,下课”状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欢乐。——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活动反思第9页共24页如何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开展数学学习是我自课改试验以来始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的问题。为了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在课前我主动地进行了思索,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学问阅历背景,然后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1、让生活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