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王建家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的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过程与方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1/3和2/53/4和7/205/12和3/8思考:每组两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关系?2、口算2/7+4/74/5+2/52/9+3/95/6—1/6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请学生列出算式:103+41=2.探讨“103+41”的算法。(1)尝试计算“103+41”。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①103+41=4012+4010=4022=2011②103+41=206+205=2011③103+41=41013=144=72(2)集体评价。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103和41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103,一个是41,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①103+41=4012+4010=4022=2011②103+41=206+205=2011③103+41=41013=144=72(2)集体评价。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103和41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103,一个是41,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103+41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103变成206,41变成205,所以103+41=206+205。3.出示例1的第(2)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①、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②、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③、完成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④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5.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32-94=92()107-53=54()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中右边两道小题。通过计算103+41、32-92等算式,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4.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