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明亮那方,我们携手同行海安县明道小学王玉东时间过得匆匆、太匆匆,不短的一学期,转眼间就成了过去式。一学期以来,我们三年级部的全体老师,团结一心,真抓实干,朝着师生幸福成长的那方前进,一路走来,留下阵阵芬芳!一、狠抓常规求平安1.把每一件事情做实,我们让所有的小干部分项目对各班的常规进行检查,并及时将各班存在的问题反馈。年级部管理者也实行日巡查、周巡查、月调查制度,就教师、学生的常规进行望、闻、问、切,切实让每一项常规管理都落到实处。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成为年级部老师的共同追求。陆德凤、王华凤、周建华等老师,工作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严九玲、戴文霞老师克服自身的困难,担任副班主任工作,管理非常到位,赢得了孩子的喜爱。2.把每一件事情做细,关注细节是教育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每一项管理,我们都充分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顾庆玲、刘华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习和常规两方面实行星级管理,受到了实效。闻美娟、韩益红老师则能根据学生每一时期的特点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细节的关注填补了管理的漏洞,使得年级部的运作安全、有序。3.把每一件事情做精,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要求老师突破传统思维,注重创新,在平凡的小事中做出个性来、做出特色来。蔡艳、李爱林采用光荣榜和警示榜鼓励和鞭策学生,在自主化班级管理的路子上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唐红梅、袁文斌老师利用表扬信,让孩子在魔法表情中知进退。基于这样的管理,三年级部未发生一起让人心烦的牙齿事件,家长投诉也为零。二、立足课堂求效益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对课堂进行深度地改革,课堂才会产生效益,学生才可能赢得发展。1.后课标时代:课堂要走向改革的深水区在闻美娟的带领下,大家有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语文,他们逐渐将教学聚焦于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也实现了改变:从“粗读、精读、总结”的指向于内容的教学,到“认知、实践、迁移”的指向于文字的教学。采蜜集、酿蜜集蕴涵着我们全体语文老师的努力。对于数学课堂,我们追求“走向理解的反思性课堂”,引导学生重蹈人类知识形成的关键步子,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让孩子在活动中生成经验,在反思中形成思想。对于常识课,我们提出了“上对课、上足课、上好课”的三要求,不断改变常识课的课堂状态。谢新、张静的课堂上出了学科特点,充满了实验的、艺术的张力,深得孩子喜爱。2.生成学习力: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必须从教师走向学生!让孩子形成学习力,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在本年级部,我们推行课堂四问:你会倾听吗?你会提问吗?你会交流吗?你会反思吗?在教师的不断引导、追问下,我们的孩子渐渐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渐渐学会了学习。通过对课堂不遗余力的改造,我们的教师的成长力、学生的学习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唐红梅执教的思品课,在马校长等领导的指导下,一举夺得了县一等奖,闻美娟的廉政文化课也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参加了市级评选。张建华、吴爱萍等五位老师为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老师上示范课,获得了一致好评。另外,三年级承办了海安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孩子们精彩的发言,丰富的想象力,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啧啧赞叹。蔡艳、王素梅指导学生一共发表了四篇文章,谢新和袁文斌辅导的学生在金钥匙比赛和四驱车比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三、潜心科研求发展1.以读书推介为支架,拓宽教师视野建成书香型年级部使我们的追求,“今天,你读书了吗”成为我们的招呼语。一方面,我们推荐名师大家的文章给大家看,如语文组推荐了钱理群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数学组推荐了熊川武的《理解教育论》,邵光华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等。对于新鲜时文,我们也适时向老师们介绍,如教师博览杂志策划的《莫言与教育》,李镇西的《教师要有书卷气》等,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认识,拓宽教师的视野是大有裨益的,老师们的思维角度、思维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