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五校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试题2014年7月命题学校:从化中学命题:温秀群审题:张小校试卷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如需改答案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1,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B.位于南半球,东太平洋上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D.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方向,南海上2.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A.8.5千米B.18.5千米C.28.5千米D.38.5千米图2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3~4题。3.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上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示的是哪种地形()A.火山锥B.高原C.山地的鞍部D.盆地5.图3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则AB线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6.读我国经纬网图(图4),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分属于()A.东五区至西九区B.东五区至东九区C.东一区至东九区D.东四区至东九区五校联考高二地理(文科)学科试卷第1页共8页图1图2图37.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5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读表1数据,回答8~9题。表1: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海拔/m纬度经度北京3139°55′N116°24′E兰州151736°03′N103°49′E福州8426°02′N119°19′E甲地11034°44′N113°42′E乙地189125°04′N102°42′E8.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A.黄土高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9.图6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图7为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读图7,回答10~11题。10.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气旋活动频繁11.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情况是()A.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B.两地区降水都偏多C.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D.两地区降水都偏少径流系数是某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分析表2,完成12~13题。表2: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流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降水量(mm)52549210551438699径流深度(mm)14576542772474蒸发量(mm)38041651366622512.上述河流中,径流系数最高的是()A.长江B.黄河C.松花江D.雅鲁藏布江五校联考高二地理(文科)学科试卷第2页共8页图4图5图6图713.与其他四条河流比较,雅鲁藏布江蒸发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B.地势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C.地势高,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D.降水量多,云层的反射作用强,气温低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