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创新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镇诗钟中心小学梁文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1、施与心理刺激,强化学习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激励。"所以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便是为学生营造了创造思维的快乐天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说:"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学生们一听都来劲了。教师接着说:"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教师不计算就能马上说出能否被2或5整除。"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了一大串数,老师一一作了回答。并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结果都正确无误,同学们惊叹之余,急于要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课堂气氛异常高涨,通过师生交流做游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刺激,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的主动学习。2、导放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去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计算公式。学生基本上能用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能否有其它的方式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诱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底边上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沿一个腰的中点与另一个腰的一个顶点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来推导;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推导……这些训练,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消除学生的惰性心理,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弄明白的知识,就大胆的不教,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予指点和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