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服务有感邮储银行服务“三农”有效模式研究课题主持人:郑守刚罗成课题组成员:柳艳王远友顾永昆杨智林研究时间:2015.7——10课题分工:郑守刚行长(高级会计师)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宏观指导;罗成博士(副教授)负责具体执行,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研、分析与撰写报告,并撰写引言、第二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柳艳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负责第三章(会计与财务分析部分);王远友副总经理负责提供数据并联络调研网点(贵州与浙江至少各一个点);顾永昆博士负责第一章的撰写;杨智林记者负责提供新闻材料以及其他事项。提纲与目录引言(1-1.5万字)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缘由(为什么)(二)研究背景(环境)(三)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研究意义(一)提供“三农”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的历史使命(二)当前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现状(三)“三农”金融服务业务是邮储银行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三、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主流文献综述(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三)邮储银行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第一章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swto分析(2万字左右)一、“三农”金融服务的现状适合使用swto模型(一)农信社的寡头垄断优势以及邮储银行面临的寡头垄断竞争第1页共6页(二)swto模型适合用于分析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二、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分析(一)邮政体系(网点多分布广)的支撑(二)农村地区对邮储银行的金融服务依赖及其金融需求习惯三、邮储银行发展“三农”金融业务的劣势分析(负担重与盈利差)四、邮储银行可以把握的机遇五、邮储银行面临的挑战第二章有效模式选择及其比较分析(2万字左右)一、邮储银行自主构建“三农”金融服务体系(一)优势与机遇分析(指标构建及其测度)(二)劣势与挑战分析(指标构建及其测度)(三)综合分析及对本模式的评价二、邮储银行与农信社的合作与竞争(一)合作的市场基础及其可能性评估(二)两者的市场利益冲突范畴及其损失与概率测度(三)能否实现双赢与优势互补(四)怎么合作及其消极因素的抑制与积极因素的扩张三、邮储银行有效模式的确定及其测度(一)有效运营模式(即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其优劣比较(二)有效盈利模式的选择及其优劣比较(三)有效风险控制模式的选择及其优劣比较第三章实地调研及其市场与财务数据分析(2万字左右)一、实地调研材料及其分类与使用(一)情景分析与数据处理(二)实证检验与计量分析二、财务指标构建及其有效性分析三、无效因素分析及排除四、差异化金融服务的重要性第四章主要结论及其政策建议(0.8-1万字)一、主要结论及其综合分析二、政策建议及其有效性概率的给定第2页共6页相关的主要观点及内容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坚持面向‘三农’,服务社区的零售银行市场定位,致力于支持新农村建设XX县区域经济发展,为‘三农’领域及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2.地区交通不便,加上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普遍面临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推广难等系列问题。于是,像上述这种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便有效化解道路交通不便、农民病残年迈、取款费时费力、资金风险安全等系列难题。如何化解这一问题。积极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布放工作,结合当地实际,重点以邮政“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在当地有公信力的机构,电信、移动、电网等运营商代办点,以及供销社、农资连锁店、饲料批发店、农副产品批发店等经营规范、运营稳定的商户为对象布放助农取款机具。务的效果,助农取款服务点除了精心做好选址这前期工作外,还须采取周密措施加强全流程管理。从服务点的选址、申报到审批、安装机具,从人员培训到商户回访等,邮储银行各分支行均将相关工作职责落实到部门、细化到个人,目前全国各地服务点运营井然有序,弥补了农村金融空白,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3.中国邮储银行将坚持以加快“两小贷款”、普惠金融和现代理财等业务发展为基础,不断创新个人业务产品体系,为全国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全国助农取款工作的持续开展,建立健全助农取款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