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VIP免费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_第1页
1/3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_第2页
2/3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_第3页
3/3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在新课改的今天,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是促进其发展的场所,教材则是媒介,学生更是教学中的主体。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有效的课堂变成一种可能,否则就只能是空谈。一、读懂教材1、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那么怎么读懂教材呢?(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2)要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例如: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课实际上就是计算教学,那我们就要充分解读课标,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运用这一新理念解读教材。(3)要怀质疑好问的态度解读教材。比如:相交与垂直一课,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就要对其设计环节经常问一问为什么这样安排,比如,教材上练一练为什么设计“我说你摆”这一环节,这里我们就要要充分解读编者的意图。实际上这里就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变式垂直的训练。(4)要抓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就是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明确在一节课中要让学生学会哪些数学知识。2、如何具体读懂一节教材(1)读懂问题情境。(例如:课题中的例题、试一试等)(2)读懂每一道习题。(怎么解决?学生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更好的方法吗?)(3)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4)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5)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新课标下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为原型,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情景。但万变不离其综。只有研读透教材,才能更进一步。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关于教材要四读:(1)读前有思考。读课标的要求,看结构。比如:分数先出现除法、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再认识、比。在这里初步认识时产生新数必要性,通过直观学习;再认识时对产生背景的扩充对整体“1”的学习。(2)读中想,想教材为什么这么编?(3)课后思考,估算与精确结果对比(4)读后体会改造教材读未必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遍遍的看教材看教参,却陷入了误区和苦恼的困惑。读与懂之间必须有“想”这座桥。多问问自己什么?即为什么?用什么方法?原来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地方?当自己能够完全说服自己,回答清楚地时候才走出了读懂的第一步。二、读懂学生为什么要读懂学生?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读懂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差异一:人的认知水平存在纵向差异。差异二:儿童间的横向差异。(一)“读懂学生”什么(1)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2)已有的知识基础;(3)由经验而来的典型的困难和错因;(4)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要;(5)学生的学习路径。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学生知道一点点还是错误的,还不如不知道呢。不知道的情况下,学生就好象一张白纸,就可以接受新的知识。(二)如何“读懂”(1)课前访谈;(2)课前问卷;(前测)(3)经验与分析;(4)把目标从“双基”拓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三)具体怎么做(1)引导学生思考、发现(2)协调好实践、活动、思考、探究之间的关系(3)注重揭示数学本质(4)树立基于“全面数学”的教学观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联系,要以心换“心”,多关心学生,读懂学生的“心”,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只有读懂课堂我们的教学才会有实效我们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三、读懂课堂读和懂之间有一段距离,怎么缩短距离,要靠反思。1、读懂教什么?(1)读:预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