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课:地球与地图课前学习内容检查1、纬线2、南纬、北纬3、南、北半球4、经线5、东经、西经6、东、西半球第一讲:地球的基础知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的形状:6378km6378km63576357千米千米6371km6371km44万千米万千米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大小大小赤道半径赤道半径::极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赤道周长::你知道天高地厚吗?地厚:6371KM天高:3000KM纬线经线定义形状长度作用纬线和经线:顺着顺着东西东西方向环绕地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球仪一周的圆圈地球仪上,连接地球仪上,连接南北南北两极,并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自成自成圆圈圆圈,,半圆半圆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赤道向两极递减递减,两极成,两极成点;点;长度相等长度相等指示指示东西东西方向方向指示指示南北南北方向方向30°10°70°90°图中经度为(东西)经,理由:。纬度为(南北)纬,理由:。该区域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国家?40°30°120°75°图中经度为(东西)经,理由:。纬度为(南北)纬,理由:。该区域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国家?列表归纳经纬网的作用归纳总结经线纬线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是(111·cosφ)千米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1.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所属的半球是,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所属的纬度地带是。强化专练考试内容一:方向30°N10°N90°E120°E°°AB例1:A在B的方向西北例2:30°N10°N20°W120°E°°ABA在B的方向西北当两地间的经度位于不同范围的时候,如果两者的和相加大于180度时,位于西经的点将处于东方。30°N10°N90°W120°E°°ABA在B的方向东北例3考试内容二、测量两地间距离在经纬网上,1°纬度距和在赤道上1°经度距的水平实地距离约110Km。(40000千米÷360°=111千米/度,为了方便计算也可用110千米。)1、同一纬线上两地,根据经度差计算距离:L=经度差×110km/°×cosα(α为该纬线的纬度)2、同一经线上两地,根据纬度差计算距离:L=纬度差×110km/°30°N0°90°E120°EABCD例题:比较下图中四条线段长度的大小比较:BCCDADAB==>2°N0°12°E14°EABCD例题2:读图完成从D点出发,向北行进222千米,再向东行进222千米,再向南行进222千米,再向西行进222千米,能否回到D点?如果不能,请问是偏在D点的东方还是偏在D点的西方?三、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1、同在一条经线上:ABA到B的最短距离走向是向方向正南2、最短距离:两地的经度相差180度例1:AB上图所示:从A到B的最短距离是:先向方向再向方向北南规律:规律: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1、若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则向南或向北沿经线圈走劣弧。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左图中A和B同在一经线圈上,A到C同在一纬线圈上A到B、A到C的最近距离的方向分别是:A到C的最近距离的方向应该是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BCA3、最短距离:其它的情况(难点)ABA点到B的最短距离是:先东北,再东南A、B两点都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3、最短距离:其它的情况(难点)ABA点到B的最短距离是:先东南,再东北A、B两点都位于南半球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第二讲地图7、比例尺8、图幅面积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2、方向3、图例和注记表示方法:表示方法:(1)数字式:如1:5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0厘米(化成千米为5千米)。(2)线段式:(3)文字式:有文字说明,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0100200300400千米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11:地图上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