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丁泳【摘要】: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世纪的物理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必须摒弃“知识、技能为核心目标”的观念,树立“创新目标”的观念,树立“开放性”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新颖的探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物理课的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做一探讨。【关键词】:更新树立新颖拓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世纪的物理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很有必要的。一、坚持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教育创新,更新教学观念。观念、思想的创新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坚持教育创新,从传统的、已经习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扫除制约教育创新的观念障碍,全面地、积极主动地推动观念的创新②。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因此,教育的创新首先在于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创新。长期以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是是以传统教育为中心,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往往被忽视,沦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许多教师形成了以如何应付应试教育,如何让学生考高分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真正使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师首先必须摒弃“知识、技能为核心目标”的观念,树立“创新目标”的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民主,学生积极参与的现代实验教学观。二、树立“开放性”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它的缺点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固定的,缺乏想象力。③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开放性”教学思想,这种“开放性”主要表面在以下: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即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质疑,大胆地进行各种新的观点。教师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从而学生有可能自发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感觉就会越敏锐、强烈、越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④这样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如在9年级讲“电阻的串联”的时候,首先注重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到串联电阻的特点,讲述中,注意一一对应,并有意引导他们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出串联电阻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当讲书上例2:“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Ω,正常工作时电压是2.5V,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为了解题来解题。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探索,认为启发式提问更有利于促进提高。“大家跟我一起想,假若我手中有一个2.5V的小灯泡,如果我要想使它正常发光,应该怎么办?如果手中没有2.5V的电源,有一个6V的电源,如果直接接上有什么后果发生?怎么办?想一想,怎样能使电路中小灯泡的电压小于6V,怎样才能分压?为什么串联?解决完这些疑问,再来做例2是不是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物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