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力的概念及力的特点,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2.掌握重力的概念、方向及应用,知道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理解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掌握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会用悬挂法找物体重心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教学重点:力的特点,重力及大小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理解重心,找重心课前预习:1.力是,它有物质性,不能离开而独立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的三要素是3.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它的方向是,它的大小与成正比。4.叫重心,它与有关。教学过程:导:老师用力拉弹簧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引入力的教学。一力探究一:分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和教材探究下列问题1、什么是力?它有何性质?用什么仪器测量?2、力的作用效果有那些?试举例说明。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它影响力的什么?4、怎样表示力?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有哪些区别?总结1.力的定义:2.力的性质: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三要素:5.力的图示:例1: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2)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二重力探究二分小组用弹簧测力计和学生桌面上准备的钩码探究重力的大小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钩码个数12345质量重力结论:1.重力的方向:2.重力和质量成()比,比值为()表达式:例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重力例3.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议论:物体各部分都有重力,那作重力图示时,作用点作在哪?形状规则的和不规则的怎么处理?总结:重心:1.定义:2.理解:3.影响因素:例4:关于重心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直铁丝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C.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探究三:利用桌面上的硬纸板和细线找出纸板的重心例5: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向上提起。当铁链刚好拉直时,他的重心位置升高了。总结:作业:书53页课后习题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