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考察学习心得体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外出考察心得体会2014年9月14日—9月23日,我作为一百多名“留学报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关爱行动”第二期教学交流活动的受益教师之一,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开展交流学习。首先在这里得感谢组织这次外出学习培训的领导,帮我们争取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带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我们分别听数学课2节,语文2节,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体会。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是XX市朝天宫民族小学,该学校毗邻秦淮河畔,位于历史悠久的朝天宫之南,目前,是XX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学校有500多名师生,有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这是一所充满书香的文房,也是一所汇聚善举的圣地。走进校园,只见唐诗宋词三字经,诗经论语弟子规,国学经典跃然墙面之上;校园静心书吧,,教师学生diy的图书角,温馨不失严谨,德行与创造将从这里启航。“不为善小而为之”这是校园中每个孩子心中永恒的典范。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民族素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民族风情节、民族体育节、中华经典诵读、中华古诗大家唱等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特色品牌活动“民族风情节”已拥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学校成立有以“民族娃娃”为标志的民乐团、古筝乐坊、合唱团、舞蹈团、航海模社团、创造社、播音社、运动社、文学社等特色学生社团。校园里的走廊墙壁上,有学生自己绘制的介绍56个民族人物的精美画像,营造出浓浓的民族教育氛围。第1页共2页二、“小班开心教育”理念,构建以“情、智、诚”为核心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教育实践模式。XX市汉门中山小学是小班化示范学校,听校长给我们介绍,2002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深入开展以“发展小班化开心教育内涵,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营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开设孩子喜欢的课程,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开展孩子喜欢的活动,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并努力做得更好,让每个生命都得到舒展和成长。三、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此次考察交流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参观、讨论,对我来说都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的感受并不能展现此行参观考察的全貌,难免挂一漏,如蜻蜓点水。然而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总之,这次的外出交流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在这里再次感谢组织这次考察培训的领导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去实践学到的方法和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数学教学的水平,实现参加这次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教艺更上一层楼。努力为我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第2页共2页